典蕴文化网>故事>娘,再叫我一声傻子

娘,再叫我一声傻子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7:10  热度:8℃

娘告诉我,我刚生下来时,特别丑,而且不会哭。接生婆在我的屁股上拍了好几巴掌,我还是不哭,只是咧咧嘴。在我两岁时,和我同龄的孩子可以口若悬河地讲话了,可我连爹娘都不会叫。见此情景,爹怅怅地叹息着:“唉,生了个傻子。”

长大之后,我依旧呆头呆脑。村里的小伙伴在一起开心地玩时,我只能在一边傻傻地看。小伙伴边玩边喊:“傻子傻,傻子呆。爹不疼,娘不爱。”我跑回家,问娘:“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娘抚摸着我的头说:“在娘的眼里,你是最聪明的,娘最疼你。”

我最喜欢的是玩泥巴。每次下过雨之后,我总喜欢坐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认真地捏着泥娃娃。捏完,把它们摆成一排,认真地看。看着一个个和我一样呆头呆脑的泥娃娃,我开心极了,拍着粘满泥巴的手笑。村里人看见了,总要说一句:“真是个傻子。”只有娘会认真地看我的泥娃娃。看完了说:“原儿捏的泥娃娃真好看。”

娘求了村里最有文化的刘先生给我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高原,但是没人叫我的名字,他们都叫我傻子。每次听到有人叫我傻子,娘总会出面纠正:“他叫高原,他不傻。”娘的纠正引得别人一阵哄笑。娘纠正了多少次,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村里只有一个人一直叫我高原,那个人就是娘。

6岁了,我该上学了。因为傻,班里的同学总欺负我。每天,我都是带着一脸的伤痕回家。娘没办法,只有默默地流泪。后来,娘做了好多的鞋垫送给我的老师,让他们在学校照顾我一下。娘做的鞋垫很漂亮,但却也很辛苦。在昏暗的油灯下,常常一直要熬到深夜。早晨醒来,她的眼睛总是红肿并布满血丝的。

我上二年级了,可是简单的加减法我都不会,老师对我没办法。一次,娘给老师送鞋垫时,老师说:“你不用这么费心了,高原实在……实在……傻。他不是读书的材料。”娘惊呆了,鞋垫从她的手上跌落。我无法体会娘那时的心情,但我知道,那一定是苦涩的。

从那天晚上开始,娘用一个小木板教我给汉字和数学。娘读的书不多,教我很吃力。大多时候,她都是低声下气地去村里问那些读初中、高中的孩子,听明白后再回来一遍一遍地教我。

在我8岁那年,得了一种怪病,拉肚子拉得我骨瘦如柴。娘给我找了好多的大夫,吃了好多的药,还是不见效。眼看着我一天天地瘦下去,娘束手无策。她只能把我抱在怀里,不停地叫:“原儿,原儿……”

那个秋雨绵绵的午后,我昏迷了,无论娘怎样哭喊我都不睁眼。爹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沉默着。隔壁的二婶跑过来,见状对娘说:“你去求求槐神,说不定,槐神可以救娃一命。”听村里的老人说,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人有了解决不了的事,常去求它。娘忙放下我,冲进雨中,来到老槐树下,跪下去。这一跪,就是一个下午。冰冷的雨水扑打着娘瘦弱的身子,娘在雨中瑟缩成一团,像寒风中的枯草……

也许是娘的真诚感动了槐神,也许我命不该绝,我的病好起来了。看到我睁开眼睛,娘疲惫的脸上有了欣慰的微笑。我的病好了,娘却病倒了。

上初中时,因为学校离家远,我每月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总能看见娘。见到我,娘远远地迎过来,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把我打量许久,她的眼睛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让娘欣慰的是,我的成绩渐渐好起来,每年都能抱奖状回家。娘把我的奖状贴得高高的,见人就说:“看,高原的奖状。”

黑色的七月终于过去了。那年,我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当消息传到村里时,全村轰动了。这时,娘的脸上带着自豪:“高原考上了。”娘把“高原”两个字咬得很重。为了给我凑学费,娘跑遍了所有的亲戚,可还是差1000元。娘去了离村里很远的那个叫“鬼门关”的池塘捉王八。娘在那个有一米多深的池塘污泥中一站就是两天,最后晕倒在了池塘边。要不是被别人发现,娘可能就离世了。


猜你喜欢

  • 鲁迅懂得真滋味

    即便在今天,不少读者尚认为鲁迅先生只是个金刚怒目的战斗者,严肃紧张有余而活泼和蔼不足,他的文章也像匕首、像投枪,充满“战斗的气氛”。这种看法并没有错,却不全面。其实,鲁迅在生活中是个极有趣味的人,看到这一点,将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才是许广平所讲

  • 人生需要归零的勇气

    一位老者曾经问我(邓亚萍):“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说:“我父母把家里一间屋子专门设为荣誉室,把我所有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那里。”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过去。”从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

  • 嘴唇优美,是因为讲了亲切的话

    “如果能把奖牌融化,就融化它,然后做成一个大的,全都献给申雪,因为今天所有的荣誉都属于申雪一个人。”这是赵宏博在一次比赛夺冠后说的话。申雪和赵宏博是一对很著名的双人滑运动员,那次比赛,申雪是带着伤痛参加的,而赵宏博在心底心疼她、呵护她,更加

  • 蔡元培延揽人才的“绝招”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陈独秀身上。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后,总想找个得力的文科学长,将人文学科带起来。他看中了陈独秀,一是因为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汪洋恣肆、观点独到、才华横溢,使蔡元培觉得此人有真学问;二是陈独秀写的《今日教育之方针》,让

  • 刘震云的写作秘诀

    2012年8月7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参加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首发式。当时有位读者问刘震云:“您写作成功有什么秘诀吗?”于是,刘震云讲了下面的故事:“我有个赶马车的舅舅,方圆几十里,再调皮的牲口放到他手里,马上就

  • 失败怪自己

    西班牙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就迷恋绘画。14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帮助下,第一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这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称赞与钦佩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亦不乏一些内行的人。但一直到画展结束,小男孩的作品一件也没卖出去。小男孩白天兴奋的心情一下

  • 郑渊洁挑战挫折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出作文题《我长大了干什么》让全班的学生写,别的同学写的几乎都是骇人听闻的远大理想,郑渊洁干脆另辟蹊径,选择的职业很极端,说自己长大了要做掏粪工人。老师看见之后,顿时觉得郑渊洁有思想,就将他的这篇稿子推荐给编辑部,果然很快就

  • 做一个让人笑得直不起腰来的人

    在有些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人。那天,他去一家公司应聘,听了他的话后,主考官笑得一下子几乎要滑到桌子底下。笑完了,这位主考官擦了擦眼泪,赶紧往老总们的办公室跑。很快就来了好几位老总。原来这位主考官不要独乐乐,而要与人分享众乐乐。主考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