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鲁迅懂得真滋味

鲁迅懂得真滋味

收录日期:2025-11-20 18:50:20  热度:9℃

即便在今天,不少读者尚认为鲁迅先生只是个金刚怒目的战斗者,严肃紧张有余而活泼和蔼不足,他的文章也像匕首、像投枪,充满“战斗的气氛”。这种看法并没有错,却不全面。其实,鲁迅在生活中是个极有趣味的人,看到这一点,将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才是许广平所讲的那个“十足的鲁迅”。

止庵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十足的鲁迅”举隅》,文中提到鲁迅的一些生活趣味,读来饶有情趣,齿颊留香。

文章介绍说,鲁迅喝茶的方式是从绍兴老家带来的喝法:在大锡壶里装满开水,另在茶杯里泡上浓茶汁,随时可以兑开水喝。在东京时,鲁迅所用的茶叶大都是中等绿茶,来到上海后,就讲究多了,改用小壶泡茶,当茶的香气不够时,如果时间允许他细细品尝,他就会要求另换一壶。在杂文《喝茶》中,鲁迅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先生是享受过这种“清福”的,对茶的“特别的感觉”他也有,只是喝茶的“工夫”比他人少。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儿时的蔬果勾起了乡愁,这跟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而乡愁是不分雅俗的。在生活情趣方面,我宁可相信鲁迅既雅且俗。据许广平讲,鲁迅到了晚年,“吃的东西虽随便,但隔夜的菜是不大喜欢吃的,只有火腿他还爱吃,预备出来不一定一餐用完,那么连用几次也可以。素的菜蔬他是不大吃的,鱼也懒得吃,因为细骨头多,时间不经济,也觉得把时间用在这种地方是可惜的。”因为怕浪费时间而懒得吃鱼,这又透露出先生“战斗者”的本色。

鲁迅的烟瘾很大,这一点众所周知。另外他还爱喝酒,并不是那种高档酒,喝酒时也能够节制。孔另境讲到喝酒时的鲁迅:“每次吃饭都是要饮一些酒的,不一定饮多,但确为他所嗜爱,不过酒的质地却异常讲究。有一次,见许女士亲自为他用玫瑰花浸着什么酒。一次在他家吃饭,我饮了他几杯绍酒,那酒味的醇厚,是我在上海任何朋友家里都没有饮到过的。”用玫瑰花浸酒,这种饮酒法在当时应是十分雅致的,其中可见鲁迅的生活并非单色,他原本是个情趣多彩的人。

鲁迅还爱吃零食,比如糖和小花生,他也常常拿这些小东西招待客人。许广平提到鲁迅的小小嗜好时说:“糖也喜欢吃,但是总爱买三四角钱一磅的廉价糖。”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不是鲁迅买不起更高级的糖,而是因此要自己真正、完全、寻常地融入生活,而不是离开生活吧。既可以仰望星空、智勇战斗,又能够低低地落一身生活的尘埃,这就是独一无二、越来越叫人遐思和喜爱的鲁迅。

凡是到过鲁迅书斋的人,都会惊叹那里的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在生活趣味方面,先生也是远离凌乱颓废的。孙伏园说:“他虽然做官十几年,教书十几年,对于一般人往往无法避免的无聊游戏,如赌博,如旧戏,如妓院,他从未沾染丝毫。”

鲁迅一生都善于判断和接受新事物,许广平说他晚年很爱看电影,“算是唯一的娱乐了”。看电影时,鲁迅常常买最贵的票,因为最好的座位才能带来最好的娱乐。“他的意思是,看电影是要高高兴兴,不是去寻不痛快的,如果坐到看不清楚的远角落里,倒不如不去了”。鲁迅去看电影是真的完完全全放松自己,绝不会心里还想着“匕首”和“投枪”。去看电影,他们不坐电车和黄包车,而要坐时髦且价钱不会低的小汽车。“晚间,小孩子睡静了,客人也没有,工作也比较放得下的时候,像突击一下似的,叫一辆车子,我们就会很快溜到影院坐下来。”许广平说。

看到高兴处,那个曾经被认为只会战斗的伟大战士,“高兴得好像吃到了称心的糖果的小孩子一样”。看后,先生还会意犹未尽地给朋友写信,鼓动说“不可不看”。

童心未泯的鲁迅,一定是得了生活的真滋味。这个“十足的鲁迅”,是不是让我们好一阵惊喜和惊羡?

猜你喜欢

  • 人生要滚烂泥巴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三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五岁,十岁,十五岁。 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 五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 母

  • 苦难的意义

    2002年11月6日,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在汉城的仁济医院去世,韩国总统金大中以私人身份发去唁电,向死者的家属——脑瘫患者的哥哥李昌纪表示慰问。据韩国在线”讲,这是继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女儿之后,世界上

  • 有一个永远冤枉不了的词

    那所陌生的学校里,没有人知道我转校的原因,不是为了重点中学这个响当当的牌子,而仅仅是,我被我所在的镇中学劝退了。 劝退的原因很简单,因我不服从班主任管教,屡屡逃学。我不服从管教的原因也很简单,我被值班的体育老师误”

  • 最后的苹果

    书房里有一扇朝南的窗户,站在那儿向外看,约3里处是一座小山,翻过山就是一片苹果园。写作之余,我散步的终点,就是这片栽满苹果树的地方。 深秋的一天,我又来到这里。果农的窝棚已空,夕阳下,几只小鸟在上面整理着羽毛;苹果树的叶子稀疏

  • 柳梢的琴音

    轻轻的,柔柔的,是一种甜蜜的感觉。隐隐的,淡淡的,是一种飘渺的梦幻。在这莹月的朗照之下,柳条摇摆,怡人极了。 这条安静的小河,河水悠悠的,悠悠的;波光粼粼的,粼粼的。我的心情,此时是一种浪漫,一种温馨,无以名状的。河边,弯弯

  • 土拨鼠哪里去了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

  • 面对生活 直面逆境—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在这激情似火的盛夏,伴着缕缕金色阳光,三秦学子们齐聚一堂,用自信谱写豪迈,用魅力抒发胸怀,更用智慧、理性、希望展现大学生的风采!站在这里,此时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断地鼓励自己。为什么?因为面对这次比赛,我一直深感压力与恐惧!我害怕失败,害怕

  • 别总躲着比自己强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对于比自己强势的人或群体有不自觉的回避倾向,比如不愿见领导、长辈、优秀的同事,甚至交友也专交比自己差一些的人做朋友。一部分这样的人可以平静度过一生,但另一部分往往忍受着现实中的苦恼与无奈。 其实面对强势群体和行为,几乎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