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郑渊洁挑战挫折

郑渊洁挑战挫折

收录日期:2025-11-20 11:07:15  热度:9℃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出作文题《我长大了干什么》让全班的学生写,别的同学写的几乎都是骇人听闻的远大理想,郑渊洁干脆另辟蹊径,选择的职业很极端,说自己长大了要做掏粪工人。

老师看见之后,顿时觉得郑渊洁有思想,就将他的这篇稿子推荐给编辑部,果然很快就在杂志上刊登了。写命题作文的经历,让郑渊洁觉得自己是全班同学中作文写得最好的学生,从此以后他开始喜欢写作。

小学没有毕业,郑渊洁就辍学。呆在家中的日子,往往无事可做,郑渊洁便去工厂看水泵,每个月领40元工资。工厂打了一口井,为全厂提供生活用水,郑渊洁的职责是开启水泵,将井里的水抽上来输入工厂每个卫生间、食堂以及澡堂。

在工厂看水泵期间,每当感到无聊的时候,郑渊洁就会拿起笔写几句自由诗,最初他写东西的目的不在于投稿,而在于打发时光,纯粹是娱乐而已。

后来郑渊洁挑选两首诗随便投出去,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杂志上刊登出来,领到10元钱的稿费,这笔钱是他当时工资的四分之一。自己写的诗得到发表,既让郑渊洁喜出望外,也让他在毫无变化的生活中看见新的希望。

看管水泵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保证水源源不断,不能时断时续。在看水泵的岁月里,郑渊洁养成源源不断的习惯,并将这个习惯用到写作中。只要把工厂的事情干完,郑渊洁就开始写诗,他写的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

虽然有近百首诗与读者见面,但是和那些真正的诗人打过交道之后,郑渊洁不免感到失落和失望,觉得在写诗方面自己只是三流。他希望做到一流却面临郑重的选择,到底写哪样作品最有前途?

郑渊洁选择的方法是,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童话、相声等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写在一张挂历的前面,然后站在挂历前认真挑选。

“获得知识的过程会扼杀想象力,上学少的人想象力丰富,写童话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郑渊洁是这样考虑的,也是这样选择的。在挂历前经过反复琢磨,他果断挑选童话,接着就见缝插针地进行创作。

没有过去多长时间,郑渊洁的童话处女作《黑黑的诚实岛》就得到发表。随后他更加勤奋地写作,不少期刊陆续出现他的童话作品。

有一家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编辑告诉他,自从连载他写的长篇童话以后,他们的杂志印数上升10万册。听完那个编辑的话,郑渊洁立刻想到,多劳就应该多得。他便找到杂志主编要求增加稿费,结果人家不高兴地说:“你究竟怎么样证明,是由于你郑渊洁的作品,帮助我们刊物的发行量上升的?”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让他无言以对。

绞尽脑汁后郑渊洁终于想到,能够证明是自己的作品提高刊物发行量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这本杂志只刊登自己的作品,如果杂志发行量高,而且逐渐攀升,便说明我的文章受读者欢迎。

在接下来的日子,郑渊洁不停地写中篇童话《牛魔王新传》,迅速将童话写完,通过多方联系,就有《童话大王》愿意尝试。这本杂志,是专门发表郑渊洁个人作品的文学月刊,第1期《童话大王》于1985年5月10日问世,尽管当期杂志是创刊号,却有13万本的印量。

当时郑渊洁告诉自己,只要将《童话大王》连续出版3期,就算取得胜利。郑渊洁的忧患意识比较强,总是担心《童话大王》坚持不下去,只好不分白天黑夜地埋头拼命写作,可是他的努力竟然遭到别人讽刺。

《童话大王》问世的第二年夏天,郑渊洁到庐山参加会议。有一位趾高气扬的大学教授,可能是认为他没有上过大学,在当天出席会议的几十个人中,他的文化程度最低,于是打着官腔当众嘲笑:“咱们这儿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想独自写一本月刊,如果他能够写两年,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虽然被人当众羞辱,弄得灰头土脸,但是郑渊洁并没有与人家争辩什么,而是默默地发誓,我要写给你看。他将憋着的怒气,化作创作的勇气,隐居家里,潜心写作,尽力支撑《童话大王》月刊,让这本杂志的发行量逐渐攀升。到第三年,《童话大王》月刊印数就突破了100万册。

郑渊洁的童话,简单阅读,似乎通俗易懂;认真分析,其实内涵深刻。他批判了社会的怪现象,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扼杀。《童话大王》不仅发表郑渊洁的童话,而且还刊登他的随笔,又开设了皮皮鲁信箱,还有辩论社会热门话题的《舒克舌战贝塔》。

《童话大王》创刊将近30年,在海内外影响广泛,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月刊,迄今为止累计印数即将达到两亿册。这种由一个人的作品支撑、持续20多年畅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杂志,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无先例。

随着《童话大王》持续畅销,郑渊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著名童话作家,拥有几亿读者。无论金钱标准,还是事业标准,他都站在成功人士之列。

猜你喜欢

  • 不能挖的墙角

    一男子偷偷恋上了邻家的一女子,却始终没有表白的勇气,到后来那女子有了男友,男子既难过,又愤愤不平。一天男子终于忍受不住自己喜欢的人送在别人的怀抱里,他愤愤的下了一个决定,决定要挖人家的墙角。临走前,他拿着一把木斧头去请教了一位老者。与老者诉

  • 长鞭夕照

    一抹落日的余晖斜照在汉白玉大桥雕花的栏杆上,河岸婆娑的杨柳倒映在静静地流水中,路边三五成群散步休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近些天来,每当这个时候,桥南头那片开阔地上,便会传来清脆悦耳的炸鞭声,鞭声一阵高过一阵,在清水绿树间回荡,引来众多人的围观和

  • 如果要让我遭受这样的罪为什么还要让我来到

    刚落地时,家人知道是个女孩,就说要把婴儿送给别人,当婴儿被送入别人怀中时,却遭到在一次被嫌弃,最后还是回到母亲怀里,两个月时开始与死神战斗直到五个月大,长大了,母亲上班,小女孩跟在奶奶身后,当奶奶带着堂姐,堂哥买零食时,小女孩却站在门口守候

  • 大柳坑的故事

    间万物本应名副其实,但是许多事却往往实去而名存。我们村大柳坑的地名,就是一个例子。大柳坑位于我们村西一里多的地方,西临红土岗,东临流水沟,一年四季多涝而少旱。周围全是一马平川的庄稼地,几乎没有树木,更没有柳树。我常常奇怪,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 夜的神秘想象

    夜是无声的,却被城市的噪音打破,各种声音掩盖了她应有的安静,夜空是透彻的,却被浮沉遮住,让我无法看见那颗微小的行星,记得小时候,每个夏日的夜晚,村里的胡同口便会成为大娘,大婶的聚集地,坐着马扎,摇着蒲扇,纳凉闲聊,年小的我们便会嬉笑的在她们

  • 生日

    妈妈的生日到了,而阿翔却在外地。要怎样给妈妈一个惊喜呢?回去当然不行,还是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吧,但阿翔还是很惭愧,毕竟几年没有回家了。阿翔打通电话,是爸爸接的。喂!爸爸,妈妈在吗?今天是她生日,让我给她说几句话吧!电话那头传来了生硬的笑。你要

  • 我是不是很烦你

    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S君从梦中惊醒。S君睡眼惺忪地打开手机:喂,您好!谁呀?手机里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呦,昨晚才打过电话,这号码就忘了?恐怕是忘了人了吧?!S君连忙解释:我还没睡醒呢,没看号码,对不起!话未说完,对方挂了。刚吃完早饭,S君急

  • 文化站来了大学生

    七月的山村天气依然闷热,但今年比往常似乎显得更闷热一些,已经连续两月持续高温,至今仍没有下雨的迹象。整个乡政府机关大院一到下午就不见了人影,大家各回各屋,在室内降温避暑。在乡下受条件限制,乡政府都是办公室兼卧室,白天办公,晚上休息,更没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