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嘴唇优美,是因为讲了亲切的话

嘴唇优美,是因为讲了亲切的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13  热度:8℃

“如果能把奖牌融化,就融化它,然后做成一个大的,全都献给申雪,因为今天所有的荣誉都属于申雪一个人。”这是赵宏博在一次比赛夺冠后说的话。申雪和赵宏博是一对很著名的双人滑运动员,那次比赛,申雪是带着伤痛参加的,而赵宏博在心底心疼她、呵护她,更加敬佩她,所以顺理成章地说出了善解人意的话,也为后来赵宏博向申雪求婚埋下了“伏笔”。李雪健因为主演电影《焦裕禄》拿了百花奖,他的得奖感言是: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我喜欢这些优雅而智慧的话,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感谢”。

有一次在车上,我看到前边座位上的一位女士大概是过于困倦,竟不知不觉地靠着同座的一位男士的肩膀睡着了。那位男士不忍惊醒她,就尽量不动,始终挺着身子。突然车子一个刹车,惊醒了女士,她不好意思地对他笑了。男士说的话很绅士,他说他很荣幸,用一个肩膀承载了一个女人的梦。听到他这么说,女士的脸却愈发得红了。男士接着说,如果事情反过来就麻烦了,因为一位女士靠在邻座的男士的肩上睡着了,是故事。而一位男士如果靠在邻座的女士的肩上睡着了,就是事故了。哈!车上很多人都跟着那位女士一起笑了,所有的尴尬在那幽默的气氛里一扫而光。

记得年少时有一次过生日,一个与我同住的家境贫寒的朋友没有礼物送我,就在那个清晨早早起床为我倒了一杯凉开水,他说他没有礼物,但是希望是第一个送我祝福的人。他说他的祝福就像那杯水,纯净透明。那杯水,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特殊的生日礼物。经过岁月的验证,我们的友谊是最持久最牢固的,正因为它没有半点杂质。

在人流涌动的大街上,我看到一个女片警费了好大劲儿,累得香汗涔涔,终于制服了一个10多岁的“惯偷”。她一边擦拭汗水一边点着那孩子的头说,想累死姐姐啊,以后可不许再和我玩这捉迷藏的游戏啦!

奥黛丽?赫本说过,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头发,就允许小孩子一天抚摩一次;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那些亲切的话说得真好,像一串串珍珠,串成了最美丽的项链,戴在人的脖颈上,耀眼夺目;像一粒粒音符,谱出了最动人的旋律,悬在人的心头,余音袅袅……

猜你喜欢

  • 领导先请

    张山是一个喜欢讨好领导的人,他口头禅就是“领导忙,领导先请”。去单位餐厅吃饭,只要看到有哪一位领导来了,他总会让出自己的位置,说一句:“领导忙,领导先请!”甚至上厕所时,只要遇到领导,他总会让出自己的蹲位,照例来一句:“领导忙,领导先请!”

  • 老和尚学上网

    老和尚想学聊天,被小和尚奚落了一番,老和尚生气了。这一阵子,小和尚迷上了网上聊天,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和班里同学聊上一气,挺开心的。老和尚偶尔过来看看,见小和尚同时和几个人聊,话也说得很逗,而且小和尚噼里啪啦键盘敲得飞快,羡慕得很。“嗯,这

  • 帮人发财的天真老妈

    阿强在学校旁开了家书店,吸引了不少学生。这天,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走进书店,大声问道:“老板,你还有多少金庸的《天龙八部》?”阿强一听,乐呵呵地对男孩说:“你要多少有多少。”男孩不假思索地说:“我要七套,要最便宜的那种。”阿强马上替他选了七套

  • 超级自信的小偷

    黑三是小偷里最有威望的头目,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练就了敏锐的眼力和非凡的判断力,一旦被他盯上,任何“猎物”都难逃一劫。他常常教育手下,做事不能衣冠取人,多注意观察言行举止,有钱人往往是深藏不露的。这天,黑三来到街上,左顾右盼寻找下手目标

  • 小气男孩,再见

    不晓得为什么,我费尽脑子也无法忘记那个汉子,恨不得拿瓶涂改液把他的名字从我的生命中抹去!犹记得我还是个花骨朵儿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长得超像周杰伦的汉子,我立即两眼放光,心跳加速。于是,总找机会接近他,今天向他借块橡皮,明天问他家住何方。那时

  • 手机与棺材

    小张是个富二代,经常和同样是富二代的死党小李攀比。这天,小张对小李炫耀说: “嘿,哥们儿,你的手机是翻盖还是滑盖的啊?”然后非常潇洒地拿出自己的昂贵手机,不停地在小李面前显摆。碰巧小李的心情异常糟糕,他冲着小张大喊: “显摆个毛啊!”一挥手

  • 最喜欢小三儿

    用小丽的话说,自从老公当了这局长,整天忙得流星不落地,陪家人吃饭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指望一起旅行散心了。这天下午,小丽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楼盘信息。结婚十多年了,住的还是单位的房改房,建筑面积不到五十平米,来客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小丽打电话给老

  • 约法三章

    谭桦是位学者,默默研究学问三十多年。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一部学术著作荣获大奖,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谭桦一夜间名扬全国。这天,报社记者小高来到谭桦的家乡。小高边走边看,这里真是苦地方,无法想象当年谭桦居然生活在这里。可谭桦家在哪儿?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