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蛇年大吉

蛇年大吉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6:30  热度:11℃

天宫凌霄宝殿,众仙云集,谈笑风生。

忽闻,金童玉女喧嚷嚷进殿,众仙忙整衣冠,各就其位,屏声敛气,静候玉帝大驾。

果然,金銮铛响,金甲齐鸣,一队雄赳赳、气昂昂的金甲天兵拥着一位身穿龙袍、头戴龙冠的神仙踏步而来。那神仙就是万事英明的无上至尊的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忙上前扶持玉帝安坐,而后侍立左右,好生伺候。

玉帝见诸位仙家静候他大驾,欢喜道:“各位爱卿,龙年大吉,好事多多啊!”

各位仙家忙躬身作揖,迎笑道:“玉帝万福,永享安康,世界太平!”随后,众仙家依位拜年,奉上红包。

金童玉女依次收纳,转手交给玉帝,玉帝咧嘴笑道:“今年各位仙家收获甚丰,但不知下界民生如何?”

“启禀陛下,下界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形势一片大好!”太上老君上前奏道,眉笑颜开。

“好!非常好!但不知下界可有民怨?”

“这……据老仙所知,下界近来并无异样,只是……”

“只是什么,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恕罪……老仙不敢妄言,毕竟下界财务之事乃财神全权负责主管。”

“爱卿何罪之有,请起!金儿,快宣财神晋见,解朕之疑!”金童正要宣财神进殿,财神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嗖”地来到玉帝座前。他手捧金元宝,嘻嘻哈哈躬身行礼道:“小神在此,陛下有何吩咐,小神自当万死不辞!”

玉帝见财神爷作揖上前拜见,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哼!死就不必了。财神,你总管财务,可知下界民生之疾苦?”

“小神不知,下界形势一片大好,太上老君不是说过了吗?小神只知道,下界GDP一年高过一年,有连年攀升之势,民生何来之疾苦,愿陛下明察!”

“好!既然你们都瞒着我。看!这是什么?”玉帝龙颜大怒,掏出一张黄纸,往地上一掷。财神斗胆拾起黄纸,细细看了一遍,不禁虚汗淋漓。

“看够了没有,下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尔等却在此强颜欢笑,日日无所事事,夜夜歌舞升平,长此以往,凡间无人再会信神敬香,到时尔等统统下界去吧。”

“请陛下息怒,小神决不敢隐瞒实情。小神在凡间所作所为都是陛下的旨意,小神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包藏私心啊!请陛下明察!”

“朕有说过你包藏私心了吗?你这是不打自招。好你个财神,明面上奉承朕,背地里却和娘娘偷欢,你以为朕不知道吗?你色胆包天,居然敢在朕的地盘上胡作非为,拉亲结党,贪污舞弊,居心何在?”

财神爷扑通跪地,忙磕头不止。他见玉帝怒火中烧,知道事情败露,大难临头,只好硬着头皮老实交待:“请陛下息怒,小神在下界收刮民脂民膏,乃是遵照陛下的旨意。陛下不是说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让更多的人富起来,所以……”

“大胆奴才,竟敢口出狂言。来人!掌嘴!”太上老君喝道。

“慢着,让他说下去!”玉帝摆摆手,太上老君听命,只得退下。

“玉帝,你要杀要剐,我无怨言,我怨的是娘娘她……”财神壮胆说道。

“她怎么的,你倒是说来!”

“我不说,我不敢当着众位仙家的面说!”

“你……你好大胆子。来人啊,把他打入天牢候审!”玉帝跳起说道。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托塔天王见大势不妙,忙进前劝道。

“朕说使得就使得!”

“娘娘来了!”这时,瑶池仙女奔进殿来通报。正说间,娘娘撇开众仙女,大摇大摆,边走边说:“哎哟!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不就是为了那件偷蟠桃的案子吗?哀家多给了他一点蟠桃,就有人挑拨离间了。真是人心难测啊!”

“朕的心肝,您来得正好,朕正要去看您……”玉帝再硬,见了娘娘,如老鼠遇到猫,魂都丢了一半了。

“哎哟!啥时候我变成您的宝贝心肝了。好了,前面我听到你责难财神爷,你可知他对你忠心耿耿,为了替你收拿下界的香火费,他终日愁眉不展,忧你之前,乐你之后。你倒好,收了帐,就翻脸不认人了。”

“是朕不好,错怪了好仙卿,朕对不住他!快!替财神爷松绑!”玉帝下旨道。

众天将抢着替财神松绑,财神跪地谢旨。玉帝本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观娘娘颜色,只得罢手。

“财神,以你之见,今年的口号,应是什么为好!”每年,天宫的口号原是玉帝说了算,今年得变变花样了。

“依小神之见,当为共同富裕为上!”

“好!这口号够响亮,想来必得人心!”众仙家迎合道。

“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让这句话得以印证,也为了朕能广布善缘,施恩天下。朕有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由你去办理,不知你能不能办好?如果办得好,今天的事,朕就不再追究,谁敢多话,朕就割谁的脑袋。爱卿,你看如何?”

“愿尊旨!”

“嗯!好!今年你就破点小财,让那些整天想共同富裕的人尝点甜头。等到蛇年了再收回来。爱卿,你看怎么样呢?”

“我看绝好!小神这就去办。”说完,财神爷躬身退出凌霄宝殿。

猜你喜欢

  • 老鼠刘家

    相传民间有这么一个规矩:祭祖时,神坛上要摆个老鼠牌位,跟祖宗并列祭祀,说起这个规矩,可有一段大来历……明朝正德年间,朝中有个叫刘义山的言官,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榆木脑壳不转弯,遇事强抗强谏,爱跟皇帝老儿唱反调,外号刘倔头。他历经三朝,皇帝虽

  • 感恩

     清朝光绪年间,安徽桐城有个棺材铺,掌柜的名叫孟锡山。这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鹅毛大雪。夜里。孟锡山刚打烊,门外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孟锡山轻轻推开门,见一个长发女子蹲在屋檐下啜泣,身上只裹了条破毯子。女子颤抖地说:“大哥,能让我借宿一晚么?

  • 贼王

    一、贼王偷妻民国时期,河桥头有个贼王,叫苏金毛,偷盗的本领大得不得了,只要他想得到就能偷得到,方圆几十里有名气。那年,邻村有个叫李阿桂的年轻人不服气,同他打赌,说若是他能在晚上偷走他的婆娘,婆娘他不要了,送给苏金毛。村里人围着看打赌,有的劝

  • 半仙求雨

    相传,清末年间,都梁有一奇人异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呼风唤雨。确保了一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畜兴旺。在湘西南,每年逢七八月,便进入旱季,溪河断流,池塘水库干竭见底。人畜用水都成问题,而禾苗庄稼早就病怏怏,奄奄一息,呈枯萎姿态。村民个个

  • 灯笼县官

    灯笼赵姓赵,叫赵德亮,武清县城关镇人。因为他开了一个灯笼铺,灯笼做得又特别好,人们就送他一个外号叫“灯笼赵”。灯笼赵卖灯笼很特殊,别人开的灯笼铺都是先做好一大堆灯笼,挂在那儿一个一个卖,灯笼赵卖灯笼却不在铺子里挂一盏灯笼,谁要是想买灯笼,得

  • 生死局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天,在鲁南地区官道至两骑骏马飞驰而过。骑马的是一老一少,这两人衣着华贵,气度非凡。老的估计岁数有五十左右;小的不过二十出头。他们不是别人,年纪大些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当朝大学士宋一峰,年轻的是他的小儿子宋永。这宋一

  • 奢侈的伙计

    宣州城里有一家杂货铺,掌柜姓高。高掌柜雇了一位年轻的伙计,名叫彭小根。高掌柜很小气,常常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所谓人以群分,彭小根也衣着破旧,可最近,彭小根忽然讲究起来,天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不说,甚至还去裁缝铺里,缝制了一件崭新的棉袍

  • 黑白判官

    早年间,扬州有户杨家,杨老爷五十多岁才得一子杨天华,对其很是宠爱。时光荏苒,杨少爷长成翩翩少年,杨老爷也成了古稀老人,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这一天,杨老爷突然得病,口吐白沫,不醒人事。杨少爷慌了,赶紧找来当地最有名的郎中。郎中望闻问切一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