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抢救病历

抢救病历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9:52  热度:8℃

火势终于被慢慢控制住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这时候才稍稍放下心来。人们议论着,幸亏丁老伯及时发现火苗,站在楼道上高声呼救,才救了大家。

已经80多岁的丁老伯,坐在一边,还在呼呼地喘着粗气,老伴紧紧地拉着丁老伯的手。看样子,他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完全缓过劲来……

临睡前,丁老伯再次检查了一下老伴的病历。明天,他又要领着老伴去医院复诊了,这本厚厚的病历,以及各种各样的检查报告单,记录着老伴的求治过程,他要把它们理清楚,让医生一看就明白。自从老伴得了糖尿病后,这些年来,每个星期,丁老伯都按时带老伴去医院检查、诊治、拿药。

忽然,丁老伯闻到了一股焦糊味。

丁老伯警觉地四处查看。

不好!丁老伯吃惊地发现,卧室的地板正往上冒烟。丁老伯判断,一定是楼下的邻居家出了问题。

他赶紧先拨打了119。

然后,他喊起已经躺下的老伴,让她赶快下楼。

然后,他跑到楼道里,大声呼喊:“失火了,大家快起来,快逃啊!”

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返身折了回去。楼道里的浓烟,开始翻滚。再次回来时,他的手里,多了一只黑包。

救火车呼啸而至。

丁老伯在人群中,找到了老伴。火光中,两位耄耋老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人们感激地说,幸亏丁老伯及时发现了火苗,报了警,喊醒了熟睡中的大伙。

人们还注意到了丁老伯手中的黑包。这个勇敢的老人,不但救了大家,还抢救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从楼里逃出来的人,只有丁老伯,还从家里带出了一些东西。那只包里,一定是老人一辈子的积蓄,是两位老人的养命钱啊。

老伴的眼里噙着泪水,喃喃地说,家没了。

丁老伯拍拍老伴的手,“还好,我将你的病历带出来了。不然,明天拿什么去看病呢?”

原来,那只黑包,不是装金银细软的,而是老伴的病历。

在大火燃起来之前,丁老伯其实有足够的时间,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带几件出来。他最终选择了那只装着老伴病历和各种检查报告单的黑包。

那是老伴这些年来一次次看病的记录。

也是老两口,相互搀扶着,一次次走进医院的记录。

它是丁老伯心中,最最重要的东西。

猜你喜欢

  • 海石响

    有个孤儿叫有根,九岁起就帮沈粮户做长工,做到三十岁,才碰着一个讨饭女人,"拾蒲鞋拼对",做成夫妻。一天夜里,有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发老叔公对他说:"向市七七四十九弯,有条小石港。石港朝外七七四十九步,有只小船沉没在浓泥里。小船里有部磨子

  • 东坡提梁壶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做官惬意。但有一样东西美中不足,什么呢?就是紫砂茶壶太小。苏东坡吃茶喜欢"牛饮!"一壶茶三口两口就吃光了。怎么办呢?苏东坡想:我何不按照自己

  • 石匠成佛

    南京东郊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的,就是凿石佛的石匠他自己。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蛮好

  • 扬州剪纸的传说

    从前,扬州城里住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小姑娘,谁也不晓得她姓什么,叫什么,因她靠剪花样子卖钱过日子,大家都叫她"花丫头"。一天,花丫头大清早就出去卖花样子,奔波了一天,只赚了几文钱。回家路上,望见前头围了一堆人正看热闹,就走了过去。她挤上前一看,

  • 金边牡丹

    从前,每年谷雨前后,我们做机坊的,都要到龙潭去看金边牡丹。说起金边牡丹,倒有一段故事。不晓得在多少年前,龙潭南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就母子两个,儿子叫金宝,在城里一家云锦机坊里当挑花工,天天早出晚归。妈妈呢,年纪大了,就在家里照料照料。有一

  • 梁祝读书处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在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同窗三年,并由此相识、相知、相慕,并演绎了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

  •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山伯自小聪明超人。到

  • 驿站神鼠

    那是明朝时候,有个驿站名叫周岭驿,出了件怪事:很多贡品在经过这个驿站时,莫名其妙地丢失了。为此,朝廷派了六扇门的捕头李童来查办此案。李童来到周岭驿,走进驿站对面的一家酒馆,选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来,一边喝酒,一边暗暗观察外面的动静。这时,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