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梁祝读书处

梁祝读书处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3:11  热度:7℃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在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同窗三年,并由此相识、相知、相慕,并演绎了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一哀怨凄美的民间传说。相传这个地方就在后来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

万松书院原为宋代报恩寺旧址,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始建万松书院于万松岭,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研习、教育讲学和藏书阅览的机构,在明清两代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曾是浙江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杭州四大书院。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康熙十年(1671),巡抚范承谟重建,改称“太和书院”。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赐“浙水敷文”额,后更名为敷文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被赐为省城书院。万松书院办学历时400多年,以齐备的祭田祭器、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成为浙江最高学府。

万松门梁祝传说浮雕

复建后的万松书院,主体建筑以清乾隆《南巡胜迹图》中的《敷文书院图》为蓝本,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和孔子“德侔天地”的品字型牌坊等建筑。环境布置上,保留原有参天树木、补植名贵松树,片植修竹,杏、枫香的等秋叶树种,形成“岁寒三友” 和“染霜林醉”的造景。

重建后的万松书院,还将“梁祝”传说与书院文化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又处处体现“梁祝”传说这一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遗产。在万松书院毓秀阁一楼的“梁祝书房”中,以东阳木雕、壁画、衣饰、多媒体等艺术表现手法,将与书院相关的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一一再现,虚拟出“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的场景,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浪漫爱情故事的过程。

猜你喜欢

  • 师傅的妙语

    牛局长退休后告老还乡,在自己的院子里要修一栋房,买来了建筑材料,请来了泥瓦工师傅。他的房子修的不大,是一个小面积的二层楼。在开工的这一天,牛局长总是背着一双手,转来转去,一脸的微笑。师傅见到他就说:“局长,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转弯抺角忙坏人

  • 让你久等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日本男孩被迫从军而与他的未婚妻分手。在分手前,他们每次约会总约在某棵大树下见面,那男孩因为工作关系,每回总是迟到。每次他迟到的第一句话,都是腼腆地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但那女孩总是笑着对他说:“还好,

  • 罗比的使命

    每年的四月份,我们学校的八年级学生都要到华盛顿去旅游参观。从新泽西州到华盛顿是一段很长的路程,但是去参观我们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市总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在80年代中后期的一年,历史似乎逼真地摆放到我的学生们的眼前了。因为,那一年,八年级的一

  • 如果你够爱她

    约翰是我的朋友。最近他的太太珍妮去世了,珍妮同癌症苦斗了八年,最后还是走了。有一天,约翰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他说是在家整理抽屉时发现的。那是珍妮写的一封小小的情书,就像小女生在纸上随手写的关于梦中男孩的情话,就差画一颗心,再写上两个

  • 等到金婚那一天

    那一年,父亲被诊断为癌症,医生说父亲的生命只有一到四年的时间了。这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难道一向慈爱的父亲就要这样匆匆地离开我们吗?我们还没有好好孝敬他。虽然我们对父亲隐瞒了他的病情,但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到底还是从自己的药物以及治疗

  • 幸运就是相互拥有

    凌晨两点,我听到与我一墙之隔的父母卧室中传出了这样的话语,“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他们的示爱很感人,很甜蜜,却也着实令人吃惊。他们初识的时候,母亲已经快30多岁了,她觉得该成家了。她遇到了我的父亲,一个英俊、有涵养的男人,她觉

  • 纵是无言也动人

    外婆18岁就嫁给了外公。之前,外婆曾有个心仪的男子,只不过,那个男子去当兵了,去之前,曾对外婆说,等我回来娶你。但外婆的父母是不等的。外婆和外公结婚前从没有见过面,两个陌生人就这样结了婚,然后一天天过日子。所以,争吵在所难免,又因为贫穷,他

  • 爱永不老

    一天,一对70多岁的夫妇,走进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是来递离婚申请的。律师感到诧异,和他们交谈之后,他知道了其中的故事。这对夫妻结婚四十多年了,但一直争争吵吵,似乎每年什么事是顺心的。他们维持着婚姻只是为了他们的孩子,担心离婚会影响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