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毛泽东罕为人知的“发妻”罗大秀

毛泽东罕为人知的“发妻”罗大秀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0:09  热度:9℃

毛泽东的一生有过几个夫人,大家比较熟悉的,而且比较肯定的回答是三个: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尊崇杨开慧为“国母”也不乏其人。其实,毛泽东的第一位“发妻”罗大秀,并不为大多国人知晓。

1901年春天,不到8岁的毛泽东刚上私塾,他随母亲到外婆家拜年,他观看了农村玩狮子的热闹场面,又对农家过春节的饮食文化烂熟于心,于是随口唱道:“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显示了他的观察与联想能力,引得长辈们甚喜甚赞。

毛泽东天资聪敏,颖悟异常,除了熟读当时的小学启蒙读物,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孟子》以及《诗经》中的有关篇目外,还学着描红习字和作文作诗,并浏览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闲书”。

1906年秋,毛泽东针对私塾老师,也是他的堂兄毛宇居的“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方式方法,作《赞天井》诗一首。诗曰: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洼洼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诗中表明自己向往更广阔天地,不愿做“天井内之小鱼”的愿望。赞天井实乃讽刺。

1907年,毛顺生从儿子毛泽东作的小诗《赞天井》中,悟出了毛泽东这颗不甘寂寞的心,便以当时湖南一代畅行的”“姐弟配”习俗,给毛泽东找一个比他大的儿媳,以此拴住毛泽东的所谓“狂野心智”。

毛泽东祖父的一个妹妹嫁给罗大秀的祖父,成为罗大秀的祖母,自然,毛泽东与罗大秀的老一辈,却系老表姻亲关系。因而,毛泽东的父母对罗大秀就十分了解。1907年,父母之命,明媒正娶,将18岁的罗大秀接进毛家,与14岁的毛泽东拜了天地高堂,入了“洞房”。

不幸的是,毛泽东对对这门婚事,十分不满。不知是因为从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还是脑子里早就勾画好了理想伴侣的形象,或者压根儿看着这个大姐姐就不顺眼,对这位元原配夫人并不感兴趣。毛泽东对父母强迫他接受这桩婚姻,心理上确实非常反感,但毛泽东在当时情况下无力抗拒。他是怕挨父亲打骂,也怕气坏疼爱自己的母亲。表面上,他遵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罗氏成了婚配,实际上,他根本不与罗氏同床共枕。

罗大秀结婚之后,尊奉“三从四德”,循规蹈矩。昼帮公婆料理家务,侍奉幼弟,夜则绩麻纺棉,独宿独睡。当时毛泽覃年仅两岁多,毛泽民也不过十一二岁。结婚那年夏天,毛泽东写下一首五言诗,诗名《咏指甲》,传达了某种情感:百花皆竞放,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百草披日出,惟婢傲火天。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毛泽东与罗大秀结婚后,他已不再去私塾上学。他白天下田耕作劳动,夜则帮父亲记帐,倒也自得其乐。此时,他还以一首杂言诗来记录生活,抒发感情:耕田乐,天天有事做。近冲一墩田,近水一墩望,多年副产秋满仓。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1909年,毛泽东终于等到了“时机”,他“自作主张”在舅舅的帮助下,好歹挣脱了父亲的羁绊束缚,到外婆家所在的湘乡县,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东山小学堂里,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尤其读到了诸如《盛世危言》之类宣传爱国反清鼓吹革命造反的书籍。他决心走出韶山冲,振羽展翅,向着更加寥廓的天空飞翔。

可以说,罗氏的悲剧命运既是封建礼教造成的婚姻悲剧,也是她本人个性懦弱,逆来顺受所造成的性格悲剧。封建社会千千万万的妇女都在走着这条“从一而终”之路......

猜你喜欢

  • 偶像

    山羊是动物世界的贫民,它善良而单纯。它虽然地位低微,但是有自己的追求。它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偶像,把偶像当成了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在山羊看来,没有树立自己偶像的动物是缺乏热情和思想的动物。山羊的第一个偶像是黑熊。黑熊是动物世界的警察,仪表堂堂,威

  • 袋鼠的寓言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 麻雀的叹息

        红喉歌鸲是很有特色的鸟,他背上的羽毛褐色,喉部有显眼的红色羽毛。他不仅歌唱得好,还会惟妙惟肖模仿昆虫的叫声。红喉歌鸲生活得无忧无虑,整天快快乐乐。红喉歌鸲见一只麻雀在草丛中连声叹息,关心地问道:“你身体不好,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麻

  • 蛮不讲理的野牛

    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动物。一头雄健(xiónɡ jiàn)的野牛仗着自己体壮角硬,独自霸(bà)占了一大片草地,谁也不许靠近。为此他还用角顶伤了不少前来吃草的动物。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一個外号,叫“蛮不讲理”。一天,一群野牛来到这里,

  • 螳螂与小马

    有一匹小马,天天拼命地拉车干活儿。有一次,小马拉着车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螳螂。螳螂对小马说:“马老哥,我这次可不是‘螳臂当车’来了,只是觉得你这么辛苦地干活,多累呀!你看我,多逍遥自在呀!”小马并没有理会螳螂,只是一脚把它踢开,继续向前走。可是

  • 蜘蛛与螳螂

    蜘蛛的生活,实在是辛苦。为了觅到食物,蜘蛛要认真地纺织出一张张纱网,并企盼着小虫触网的每一次颤抖。纱网是十分脆弱的,风会把纱网刮破,雨会把纱网浇坏,但蜘蛛从未因为挫折而灰心丧气过,每当纱网破了,它就无怨无悔地、耐心细致地重新开始,吐出一根一

  • 小刺猬和狐狸

    从前有一只小刺猬,它很想开一家专卖店,可是一直没有成功。于是它就找到了点子最多的狐狸先生出主意。狐狸先生看了看小刺猬,眼珠子一转,尾巴一夹,从脑袋瓜里冒出一个鬼主意。他假惺惺地说:“可以把刺拔下来卖呀!你身上的刺那么多,又没什么用。”小刺猬

  • 自大的狐狸

    小狐狸是一个自大的家伙,他谁也看不起,总说自己是最棒的。百灵鸟是大家公认的“歌唱家”,小狐狸却说百灵鸟唱的一点都不好听,还不及自己的十分之一呢;小仙鹤素以优美的舞姿闻名,小狐狸却说小仙鹤就是乱飞乱跳,也不及自己的十分之一呢;人们都说小象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