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潘石屹的“让”和“少”

潘石屹的“让”和“少”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7:03  热度:12℃

著名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蒸蒸日上,令人叹为观止。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也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他的这一独特理论和实践,使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和成长。人们从他对孩子的教育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教育孩子,也是一门技术活。潘石屹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潘石屹有两个孩子,分别取名潘让和潘少。说到这两个孩子的名字,潘石屹说,我的意思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人生中要“让” 和“少” 。多让一点、少一点,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聪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明白,“让”和“少” ,才是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和追求。

潘让和潘少从小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一点没有富家子弟的骄傲和轻狂,反而衣着朴素,谦虚谨慎,团结同学,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两个孩子在班上都是班长,是老师的好帮手。

有一次,潘让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其他班上的几个同学也来打篮球。一个篮球架,两拨人要打,谁也不愿相让。争着、争着,有几个同学甚至要动起手来。

潘让这时想起父亲常常教诲自己的话,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素质和智慧的体现。于是,潘让走到自己同学面前,对同学们说,我们先到旁边去打羽毛球吧,等他们打好了我们再打也不迟。

刚才还情绪激动的班上同学,听了潘让的一番话,立刻安静下来,他们拿起潘让递过来的羽毛球拍,欢快地到旁边打羽毛球去了。

那个班的同学虽然在打篮球,但气氛明显地感到很沉闷,他们心中好像有了满满的心思,潘让的一番话,在他们耳旁一遍遍地响起,感觉刚才他们做得也很不对,潘让他们先来的,我们却要抢着打,现在潘让主动地让给他们先打,真让人过意不去。打了一会儿,他们来到潘让面前说,还是你们打篮球吧,我们打会羽毛球,一样的。

没想到,一番谦让,却让出一种友情。潘让提议道:“我们两个班打个比赛,好吗?”听到潘让的提议,大家都拍手赞扬,一片叫好。

此后,两个班的同学成了好朋友,常常结对一起去打篮球。同学们说,潘让说得有道理,生活中,学会谦让,海阔天空。

后来,潘石屹听说了这件事,对潘让说,你做得对,让,不是软弱和胆怯,而是一种美德和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精髄就是“温良恭俭让” 。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应很好地传承下去。

潘石屹虽然腰缠万贯,但是,他对孩子却十分苛刻,甚至有些吝啬,从不多给孩子一分钱。孩子在他近乎“不近人情” 的教育中,从小注意勤俭节约,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继续穿,两个孩子一点也看不出是“富二代” 。

一次,潘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潘石屹只让孩子从家里带上盒饭、一瓶水,一分钱也不给他多带。孩子委屈地说,人家同学家长给孩子带几十块钱,您这个父亲真小气,一分钱也不给我带。

潘石屹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道,孩子,不是爸爸没有钱,而是在生活中要学会节省,不能浪费。家里已给你准备好了盒饭和开水,不需要再花什么钱了,从小要懂得“少” ,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合理、合情地支出,从小就大手大脚,对将来人生成长是很不利的。

潘少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懂事地点了点头。

潘石屹在孩子教育上,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育方式。他说,他的财富,来源于社会,将来还是要回报给社会的。孩子的未来要靠他们自己劳动和创造,不能让他们躺在父辈创造的财富上不劳而获。

一次,一家电视台要同时邀请潘石屹和潘让作现场嘉宾采访,潘石屹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我,他是他,不能让他有种优越感,他的路要靠自己走。

潘让很有主持的才能,在学校里,他就是一名主持人,经常主持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很受师生们的欢迎。有朋友向潘石屹建议,要他通过熟人,让潘让到电视台当个节目主持人,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潘石屹说,这怎么行?我不能给他铺好人生的发展路子,他的路子,要靠他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这样才会有出息,才会在风雨中,磨炼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潘石屹就是这样一位“不近人情”的父亲。虽然潘石屹对孩子教育很严,但是孩子们对他却很理解和尊重。两个孩子说,爸爸这是为了他们好,路要靠自己走,这样的路才会走得踏实、坚强;果实要靠自己种植,这样的果实,才会更加香甜。

在家里,他们有一个门楣上写着“父与子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是潘石屹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谈心、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潘石屹常常与孩子们平等地、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谈心。孩子们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人生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向父亲娓娓道来。潘石屹总是静静地听着,然后朋友似的给孩子释疑、解惑,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就与孩子在一起探讨。

那一幕,让人感到格外温暖、甜蜜。

潘石屹说,在“父与子工作室” ,他们还定期开展“父与子读书日”、“ 父与子谈心日”、“父与子学习日”、“ 父与子游戏日” 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日,增进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加深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这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当今富豪,在市场开拓上,潘石屹无疑是成功者,在家庭子女教育上,潘石屹同样是一名成功者。他的“让”和“少” ,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清新扑面的感觉。一个“让”字,一个“少”字,折射出他一腔侠骨柔情的暖暖父爱情怀,给人们带来了绵绵不绝的回味和思考。

猜你喜欢

  • 嘉庆帝两位活到成年的公主是谁?她们谁更幸

    相比于父亲乾隆帝的健康长寿,子嗣绵延,嘉庆帝就要差的多。他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九个女儿。而在嘉庆帝的九位女儿中,只有两位活到了成年,其余七位公主甚至没有一个超过十岁。活到成年的公主分别是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和四公主庄静固伦公主,就这两位公主也不

  • 《延禧攻略》太后是谁?太后与甄嬛的关系

    《延禧攻略》最近在爱奇艺热播,再一次掀起清装宫斗剧热潮。回想当年,引发最强一波宫斗剧热潮的电视剧,非《甄嬛传》莫属。而这两部剧虽然是不同的主创团队,故事也不同,但是却因为故事背景相近,所以有着人物上的重合。《甄嬛传》是根据大IP改编,有庞大

  • 赵元佐是谁?身为宋太宗长子的他为何没当上

    在古代皇位传承制度中有立嫡立长一说,但是自古以来,真正能当上皇帝的嫡子长子少之又少,他们没能当上皇帝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就是其中之一,只因为宋太宗吃饭没叫上他,他就放火烧了皇宫,于是就被废为庶人,还差点被流放呢!这件事到底是

  • 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生平简介 刘兴之子是如何

    妃子给皇帝挡野熊,此事在历史上有且仅有一例,那就是西汉时期的冯昭仪替汉元帝挡熊。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而冯昭仪则是元帝的妃子冯媛。冯媛出身将门,她的父亲是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身为长女的冯媛被选入后宫,不过数月时间就升至美人,后来因

  •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这个蒋琬到底是谁?他真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厉害?蒋琬少时就以聪慧过人而闻名,长到青年更是器宇轩昂

  • 苏东坡为何创东坡肉?东坡肉在哪里创造出来

    苏东坡也就是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似的人物,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书画咱们先不说,就说诗、词、散文这三样,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不少苏东坡的大作。对于苏东坡在这方面的成就,大家应该都心里都

  • 商鞅的生平经历,商鞅为何成为秦国功臣?

    商鞅是卫国国君之后,姬姓公孙氏,本名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受封于商地,故称商鞅。一个卫国的贵族,为何要委身到他国任职?这要从卫国开始说起,卫国作为大周的诸侯国之一,在周平王的时候也曾盛极一时,成为诸侯国的首领之一。但好景不长,东周以来,由于卫

  •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能,将他和王仲翁都推荐给了权臣霍光。那时,霍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