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收录日期:2025-11-20 14:29:36  热度:7℃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

这个蒋琬到底是谁?他真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厉害?

蒋琬少时就以聪慧过人而闻名,长到青年更是器宇轩昂,仪态不凡,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刘备是个爱才惜才之人,平定蜀地之后,他听说了蒋琬的才名,就任蒋琬为广都县县令。

后来,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县时,却发现这个蒋琬居然政事不理,还喝的酩酊大醉,一看就是玩忽职守了。刘备大怒,当场就要将蒋琬处死,要不是诸葛亮苦苦拦着,蒋琬恐怕早就死了。

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刘备对诸葛亮素来敬重,于是忍下这口怒气,虽将蒋琬免罪,但还是将其罢免了。

后来,刘禅继位为帝,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他一直记得蒋琬这个人才,便征辟蒋琬为东曹掾,又举他为茂才。对此,蒋琬非常受宠若惊,他谦虚不受,还向诸葛亮推荐了好几个人。但是,诸葛亮却再三勉励蒋琬,蒋琬最后才答应做了丞相参军。

诸葛亮驻汉中准备攻打曹操时,蒋琬被留在丞相府,与长史张裔一起打理丞相府的一切事务,足见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后来,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每次出兵在外,蒋琬就负责筹集粮食送往前线,还派兵补充兵源。诸葛亮认为可以将复兴汉室的重任交与蒋琬,就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按照丞相生前的嘱托,重用蒋琬,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许多人都因丞相诸葛亮的离世而深感危惧,但蒋琬却似乎没有担忧害怕,众人见他行色如常,于是才对他佩服起来。

238年,司马懿率军讨伐公孙渊,刘禅命蒋琬率军进驻汉中,等待时机和吴国一起夹击魏国。蒋琬率军的六年之中,魏军不敢来犯。蒋琬见成效甚微,就调整了诸葛亮生前所定的策略,计划由水路进攻曹魏,即沿汉水、沔水东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

但是,蒋琬此举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他一意孤行,无奈旧疾复发,还没正式实施就病倒了,不久去世。

蒋琬执政时期,为蜀汉后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为蜀汉四相。和诸葛亮等人不同的是,蒋琬心思灵巧,最擅长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走水路攻打曹魏就是他总结出来的,可惜没被刘禅采纳。

诸葛亮看中的人,总归也不会太差,蒋琬的存在感虽然不强,但他的贡献和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

猜你喜欢

  • 秋天的味道

    双休日,我在叔叔的果园里帮忙,隐隐地听到南侧的果树丛里有悉悉索索的枝叶晃动的声响,就跑过去看个究竟。我发现一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攀在树杈上摘苹果。他也发现了我,但已经无路可逃。他从树上溜下来,两个口袋都鼓鼓的,怯怯地立在树下,等待我的

  • 青春不总是鲜甜多汁

    初二,学校组织体检,我欢天喜地地参加了。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阳光下,他很安静地垂着眼,睫毛在脸上投出一片阴影来。我站在他身后,享受着他的颀长的影子带来的片刻阴凉,心像雨后的青草地,有小小的花要绽放出来。他是五班的学生,叫陈亮

  • 雪花点燃人生

    这是一个天资和悟性都很高的学生。但,和许多才华横溢的青年相同,他也妄自菲薄了。他认为自己作为普通人不会有非凡的天赋,自己短暂的一生不可能实现杰岀人物那样的辉煌业绩。启发,开导,用了各种方法,老师也沒能使他振作起来。一天,他俩行走在皑皑的白雪

  • 谢谢你没有关注过我

    高中时代,有两种人很吸引人眼球,一种是品学兼优上帝宠儿型,另一种是成绩糟糕无知无畏型,在高二(3)班,张斯盈是前者,安向东是后者。1安向东,平生的志愿是成为吸引无数女孩的大号磁铁,所以,牛仔裤上永远有数不清的破洞,肥肥的裤腿在地上扫来扫去,

  • 芋头芋头,在一起

    1这个暑假,我们被迫提前进入到初三的状态。参加补课的仅仅是一个班的学生,而且是个新集体——校长说,我们这36个人,是从整个年级里精挑细选出来以备战中考的尖子生。班里只有8个女孩子,刚刚好一个宿舍就能住下了。整理床铺的

  • 后来

    现在想想,当年厦门大学的阳光有多灿烂。那个满是阳光的下午,我坐在教室里,她轻轻地走到我面前向我借课堂笔记。我闻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淡淡清香,甚至可以感觉到她呼出的气息。她坐到我的前排,却又半转过身,用手遮住嘴巴对我说:邓丽君的歌你喜欢吗?有机

  • 谁的青春没有风吹过

    钟紫薇站在校园那棵硕大的银杏树下,看见黄维在操场上打球,她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心中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黄维的确很优秀,学习成绩好,总是跟她不相上下,只要她稍一放松,就会被他超过。为此,她每天晚上都在灯下熬过11点,常常是老妈睡

  • 有时捷径并不是最好的

    15岁那年,我参加中考。在我们那座城市,一中是同学们追求的目标。在中考前几个月,学校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市委为了奖励对本市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制定了一项优惠政策,凡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的儿女,在中考时可以加10分。我突然想起父亲已经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