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把梳子卖给和尚

收录日期:2025-11-21 02:14:57  热度:8℃

有四个营销员接到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卖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售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还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卖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你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你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卖掉了百十把。

第四位营销员回来说,他销掉了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客人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你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们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了好几千把梳。

心语:

如果不转变观念,要把梳子卖给和尚,简直是天方夜谭。第四个营销员正是转变了推销的方法,便从不可能的商机中,开发出了潜在的广阔市场。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在思想和观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要墨守成规,我们又何尝不能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搞好呢。

猜你喜欢

  • 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

    如果说 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婆婆?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

  • 沈从文的小故事:知错就改

    沈从文的故事,不一定在大家身上都发生过;但类似的事情呢?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沈从文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

  • 周恩来勤奋苦学的故事

    南开学校是一所国内闻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校里的课业负担很中,常有考试,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或留级,而且学费也很贵。生活是这样的艰苦困难,可是他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一直却十分顽强。他入学后,住宿在学校里,每天起床钟一响,就立刻起床、

  • 宋庆龄的故事:遵守诺言

    新中国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大家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

  • 张之洞趣闻故事

    张之洞除了有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怪癖外,也有一些非常搞笑的传闻。比如,他个子不高,长得不帅,很多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接任湖广总督之初,就有一个商人画家拿他开涮。这个商人画了一幅题为“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后来的湖北

  • 张之洞的故事:“夜猫子”熬死幕僚

    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是指他有一些奇异的怪癖。张之洞升任山西巡抚后,每天凌晨一点半起床,凌晨三点办公,早上七点接见下级官员。山西的政务太繁杂了,他必须这么干。但在以往,他的作息时间却是另外一种怪象:每天下午两点入睡

  • 诺贝尔的爱情故事

    诺贝尔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一生未婚的诺贝尔也曾有过三次短暂的爱情生活,但都以悲剧而结束,他倾心的3位女性一个早逝,一个有情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