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诺贝尔的爱情故事

诺贝尔的爱情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12:38:43  热度:9℃



诺贝尔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一生未婚的诺贝尔也曾有过三次短暂的爱情生活,但都以悲剧而结束,他倾心的3位女性一个早逝,一个有情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

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喜欢得不得了。无奈伯莎心已属人,这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伯莎后来成为着名女作家,她于一八八九年出版了曾引起很多议论的呼唤和平的着作《放下武器》。她还在维也纳建立了一个“和平之友协会”,并且成为当时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世界和平大会的领导成员,是世界和平运动先驱之一。她是最早唤起诺贝尔对和平感兴趣的一个人,他决定建立和平奖金也与她的影响有关。

不久后,诺贝尔再次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1876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诺贝尔一度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又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放荡,使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他从此对感情开始悲观起来。

这个索菲,真不是个省油的灯。1891年春天,索菲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就要生下一个孩子来,并说其生父亲一位匈牙利军官。诺贝尔看到这个消息后,犹如五雷轰顶,对索菲彻底失望了,决定从此不再与她来往,并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钱。

诺贝尔逝世后,索菲还去找诺贝尔的助手、诺贝尔遗嘱的执行人拉格纳·索尔曼,她威胁说,如果不给她足够多的钱,她就要将诺贝尔给她的216封信的原件出版权出卖掉。索尔曼为了避免可能出现一场丑闻,只好有条件地买下了这些信件。诺贝尔曾经在这些信上珍重地称索菲为“Madame Sofie Nobel”,可见其对索菲曾有的深情。这些信在诺贝尔死后一直被束之高阁,一直到了1955年才随诺贝尔的自传公开,才广为世人所知。

诺贝尔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间,还曾做过一件成人之美的事情:他聘用作为厨娘的一个法国姑娘告诉他,她要辞职去结婚。诺贝尔问这位法国姑娘要他送点什么结婚礼物,这位聪明而机灵的法国姑娘提出:别的都不要,只想要“诺贝尔先生本人一天所挣的钱”。这个请求可难倒了诺贝尔,因为诺贝尔本人也不知道他一天挣多少钱。然而,诺贝尔是一个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的人,于是他经过几天计算之后,算出他一天大概能挣4万法郎。这样,他就把4万法郎作为结婚礼物赠给了那位姑娘。据说这笔钱在当时的价值,仅靠它的利息就可以让这位姑娘舒心地过上一辈子。

猜你喜欢

  • 谁封了我的帐户

    谁封了我的帐户郑光平原是“晨峰酒家”的老板,由于他脑子灵活,诚信经营,生意很红火。一年前,远在深圳的表哥请他去打理一笔大生意,于是他将店转让给了一个叫张涛的朋友经营。这天,妻子从老家打来电话,说自家的银行账户被法院封了。郑光平一愣,这个账户

  • 穿着靴子睡觉

    梁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春城却差点儿栽个大跟头,想起来都觉得汗颜……那天下午,梁斌来到春城,恰好春城在搞旅游节,他问了几家旅馆,都住满了人,梁斌感到特别丧气,难道今晚要露宿街头吗?他又不是小混混,能在网吧里混一夜,他也不是农民工,能在公园

  • 夜市一幕

    在某个城市的夜市上,灯火辉煌,众多的商贩汇集在这里出售商品,赚些金钱,养家糊口。其中,有不少白天工作,夜里来出夜市的,年轻人不少,这些人一部分迫于生活的压力,一部分是出来凑个热闹,解解闷。人来人往,特别的热闹,很多外地来临沂务工的人,常在这

  • 老板和钟点工

    很多农民工为了生活,为了给孩子交学费,靠那少有的田地是没办法满足生活孩子学习的需要。只好进城务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只好打散工,做家政,尽管很幸苦,有时会被老板挑刺,也会碰上尴尬的事。就说张姨吧,她的那家老板就很难对付,老板俩夫妻都是退休工,

  • 舅舅之鞋子

    去年八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家中与妻子商量:“天气这么热,我们约定的每月去浙江一次看望岳父母大人的计划,本月安排在啥时候合适呢?”忽然电话响了,是当时居住在南浔的岳母按照岳父的意思打来的:“浦南啊,请你告诉余洲,就说她的舅舅来了,今天上午舅舅就

  • 一句话的事

    办公室里面,小王耽拉着脑袋在哪儿嘀咕着,窗外的骄阳正将桂花树炙烤,微风袭来,发出阵阵清香,有点青涩。“小王,过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找你有点事。”“好好,马上就来了赵经理。”电话刚放下。叮铃……叮铃……铃,电话又突然发出一阵吵闹。“该死的,还让

  • 徐总,你出来了!

    终于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我没有通知亲人朋友,自坐车回到了曾经的乡镇——徒步来到杂草丛生开阔地,地上横七竖八堆着一些砖头,地基钢筋早已锈迹斑斑。哎,这是我当年倒下的地方。感叹了片刻,来到了乡政府所在的地方,可门口没有了招牌,我问了问路边行人:“

  • 有你在,灯亮着

    黄昏时分,王嫂向往常一样,点起了煤油灯。这一点,就是一个晚上。这一点,已经有十几年了。王嫂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大厅里,身体对着大门,好像是在等什么人。一个晚上似乎要过去了,大门始终没有被敲响,也没有人要进来。王嫂叹了一口气,起身回房间睡觉。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