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周恩来勤奋苦学的故事

周恩来勤奋苦学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2:12  热度:9℃

南开学校是一所国内闻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校里的课业负担很中,常有考试,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或留级,而且学费也很贵。

生活是这样的艰苦困难,可是他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一直却十分顽强。他入学后,住宿在学校里,每天起床钟一响,就立刻起床、跑步,保持着在沈阳上小学时锻炼身体的习惯。

起初,他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每天把全部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后来,就能看许多英文原着了。

他的国文成绩特别好,学校每两星期做一次作文,周恩来的文思敏捷,提笔作文,一气呵成。1916年学校举行的作文比赛,他被评为全校第一名。

他的数学成绩也很好,在笔算速赛中,他是48名最快之一。代数得满分。心算比别人笔算还快。

除了课堂学习,他在课外还读了许多书报,尤其是喜欢读孙中山先生革命派办的《民权报》、《民生报》,以及当时中外进步思想家的着作。所以,他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有一次,他在书店看到了一部精印的《史记》,就毫不由于掏出伙食费把他买下,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那时候,他对学习目的已认识得很清楚。他在一篇题为《一生之计在于勤论》的作文中写道:“人一生求学,惟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 乎将来。”他认为现在努力求学,是为了日后能“作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以其所学,供之于世”,他是在苦苦地大基础,作准备呀!

由于他的勤奋苦学,品学兼优,使全校师生十分钦佩。校长称他为南开最好的学生,同学说他是在万苦千难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第二年,经老师推荐,学校破例免去了他的学杂费。周恩来成了全校唯一的免费生。

1917年6月,周恩来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了。他在南开学校4年,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追求进步、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了。

猜你喜欢

  • 郑渊洁挑战挫折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出作文题《我长大了干什么》让全班的学生写,别的同学写的几乎都是骇人听闻的远大理想,郑渊洁干脆另辟蹊径,选择的职业很极端,说自己长大了要做掏粪工人。老师看见之后,顿时觉得郑渊洁有思想,就将他的这篇稿子推荐给编辑部,果然很快就

  • 做一个让人笑得直不起腰来的人

    在有些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人。那天,他去一家公司应聘,听了他的话后,主考官笑得一下子几乎要滑到桌子底下。笑完了,这位主考官擦了擦眼泪,赶紧往老总们的办公室跑。很快就来了好几位老总。原来这位主考官不要独乐乐,而要与人分享众乐乐。主考官让

  • 轻狂的底气

    自古少年皆轻狂,林清玄便是一例。林清玄刚刚八岁的时候,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你。这个轻狂的少年,终于惹怒了父亲,父亲也是不假思索地给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

  • 坚持是点亮梦想的灯

    在崇尚“成名要趁早”的演艺圈,对于34岁的金池来说,能够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凭借一首《夜夜夜夜》让全国观众记住,并从此走红歌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1996年,金池从福建福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由于心里割舍不下对音

  • “励志姐”赵丹:用生命学习厨艺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可却在高手云集的厨艺巅峰之战中勇夺桂冠,她的事迹经过网络传播后,网友们都称她为“励志姐”,她就是《顶级厨师》第二季比赛中的冠军赵丹。33岁的赵丹来自于沈阳,她是一个被厨房里的油烟和菜香“熏”大的孩子。小时候父母开了

  • 王亚平:越努力,越幸运

    出生于1980年的王亚平,是个“天生的运动苗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长跑选手。800米,1500米的耐力训练,不仅练就了她过硬的身体素质,更练就了她坚韧的意志。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这是王亚平经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

  • 笔尖在鞋摊上飞扬

    1963年,他出生在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一个穷困的农家。童年的回忆总是和寒冷连在一起。冬天,他用草绳扎紧裤管,寒气还是像针一样刺进肉里。多年后,他买了一条绒裤,热得冒汗,惊喜世间竟有如此保暖的衣物。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小时的棉裤,早被哥哥姐姐

  • 自己动手制作一盏灯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有点过分,但已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回到家里后,为回应朋友的调侃,托尔斯泰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腰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