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之洞的故事:“夜猫子”熬死幕僚

张之洞的故事:“夜猫子”熬死幕僚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8:23  热度:9℃

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是指他有一些奇异的怪癖。张之洞升任山西巡抚后,每天凌晨一点半起床,凌晨三点办公,早上七点接见下级官员。山西的政务太繁杂了,他必须这么干。但在以往,他的作息时间却是另外一种怪象:每天下午两点入睡,晚上十点起床办公。幕僚或下属有事,一般都在半夜前来谒见,谒见不了的,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

张之洞为什么这么作息呢?因为他是个十足的夜猫子,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他特别兴奋的时候,浑身上下都倍儿精神。在晚上,他要是和一个人谈得高兴,就会谈一整夜,从不在乎别人困不困。像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样的高级属官,一般都选在上午谒见他。这个时候,别人倍儿精神,他却犯困。常常是属官一边向他汇报工作,他一边趴在办公桌上打盹,然后鼾声大作。属官无奈而又无语,只好坐在大厅里等,这一等便是好几小时,直等到他醒来。像道府州县以下属官谒见他真的很难,有时候真的要等上好几天。等人的滋味很不好受,他们真的好苦。

会见客人时,他也是这样,只要他困了,就不管客人的话有没有说完,而只顾自己呼呼大睡。客人不好打搅他,只好默然退出,改天再约。

这些人跟张之洞耗不起,但并不要命。要命的是,个别体弱多病的人竟然被他耗没了命。清流名将黄体芳的儿子黄绍箕是张之洞的门生,也是他的侄女婿。黄绍箕后来做了张之洞的幕僚,张之洞非常器重他,最喜欢在晚上找他聊天,一聊就是一整夜,而且揪住他不放。黄绍箕体弱多病,根本熬不了夜。熬来熬去,他一病不起,最后眼睛一闭不睁,死时年仅54岁。

张之洞对此却毫无意识,他该咋地还要咋地。在张之洞看来,世间万物万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变态和无序,你要是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不正常的事物,而觉得不正常的话,那么你本身就不正常。正是有这样的认识,张之洞才把辜鸿铭那个怪杰当做掌中宝,一掌二十多年,直到他死。

猜你喜欢

  •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抵抗天赋的诱惑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得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他家务。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

  • 交换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6年前,85后上海女孩嘉倩开始旅欧留学,喜爱自由行的她足迹遍布荷兰、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毕业后做起了英国领事馆新闻官。然而这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却并没有让她停止前行的脚步,因为心中的作家梦一直让她魂牵梦绕。两年前,嘉倩回到国内。那时候,刚回国

  • 把“挑剩的”拍成最想要的

    其实,《时节》并非是胡博的初选。拍摄启动前,总导演陈晓卿把几个年轻导演召集起来,把各集的情况介绍完,让大家挑选。与其他分集的拍摄不同的是,《时节》的拍摄难度最大:一方面,拍摄是随着时节进行,而时间有限,必须和时间赛跑,早一点晚一点都不行——

  • “往往醉后”——回忆父亲傅抱石

    大情大性之人我从未见过父亲大白天躺在床上,或无所事事地闲坐着,他总是在画室里忙,似乎永不疲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如果哪天画得不满意,他就会在吃饭的时候说:“唉!今天对不起这碗饭啊!”母亲说父亲是一个“上马能杀敌,下马能作

  • 失意者暴政

    10岁时,霍弗当木匠的父亲去世,由于家境贫寒,木匠工会支付了葬礼费用,还给了孤身一人的霍弗300美元。这个爱读书的孩子,搭车去了洛杉矶,除了打打零工,醉心阅读10年。或许看透了世事,他接下来试图自杀,不成,因为没勇气。于是他决定勇敢生活,成

  • 发现中国的凡·高

    苗世明先生位于上海的办公室内挂满了色彩艳丽的画。画的作者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名字、出生年、星座,然后才是病症类型,比如自闭症、智障或者精神分裂。他把星座置于病症之前,是因为“尊重他们,想让公众更立体地了解他们。他们其实也有这些爱好,和我们一

  • 只有廖厂长例外

    那天,有人问我,如此众多的企业家、有钱人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呢?我想了很久,然后说,是廖厂长。真的抱歉,我连他的全名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姓廖,是湖南娄底的一位厂长。那是1989年的春天,我还在上海的一所大学里读书。到了三年级下半学期

  • 严父逼我长成“富一代”

    老爸给我留下“遗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本该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入则豪宅出则跑车,日上三竿后去自家公司晃晃悠悠,学点经营之道,几年后或者十几年后成为董事长……但老爸的一个决定使我的人生有了变数。在我满18岁那年,他说我成年了,所以只会承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