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钟志明辨治腰椎病经验

钟志明辨治腰椎病经验

钟麒 王园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朝阳社区医疗服务站

腰椎病(含骨质增生、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论性别、年龄均可罹患,但以中老年人为多。究其原因可能与气候条件、居住环境、个人体质和抗病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济生方》更明确地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江西宜春市中医院教授钟志明认为,治痹的关键,要把握一个“通”字。要辨清寒热真假,标本虚实,必须综观脉证,权衡轻重,兼顾各方。治疗原则是以祛邪通痹为主,益气和营、扶正固本为辅。

基本方:独活寄生汤化裁。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杜仲、川夕、黄芪、生牡蛎、刺蒺藜、甘草。

方中独活、寄生、秦艽、防风、杜仲、当归、黄芪、甘草祛风除湿、养血和营、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细辛一味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与独活相配,可搜风通痹,有寒必用。生牡蛎软坚散结,削减增生之赘物,刺蒺藜搜风散邪。诸药相合,共图祛邪通痹、益气和营、扶正固本之功。

加减法:寒盛加制川乌、制草乌、全蝎;热盛加生地黄、牡丹皮、葛根,去细辛;湿盛加苍术、黄柏、猪苓、泽泻;痛盛加白僵蚕、地龙、玄胡。

典型病例:彭右,56岁,本市袁州区彬江镇农民,2006年11月8日初诊,主诉是腰痛,着定不移,双下肢麻痹酸胀两天,转侧屈伸不利。伴恶寒、纳差、神疲,舌红苔白,脉弦紧。综观脉证,此属风寒湿痹,寒邪偏重之痛痹症。治宜温经散寒,通痹止痛。予以独活寄生汤化裁。药用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桂枝8克,杜仲20克,川夕6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玄胡20克,生牡蛎30克,刺蒺藜20克,甘草5克。6服,每日一服,水煎服。

二诊:服6服病减,恶寒已去,腰腿痛减轻,舌红苔薄黄,脉弦。守方去桂枝、细辛、制川乌、制草乌,加赤芍15克,葛根60克,虎杖30克。调理月余,诸症悉除。随访6月,安然无恙。

猜你喜欢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