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胡椒生姜与饮茶 话说李时珍与《本草纲目》④

胡椒生姜与饮茶 话说李时珍与《本草纲目》④

周彭 湖北蕲春李时珍文化研究会

李时珍对生活知识不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更善于积累、善于总结。使《本草纲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魅力。

李时珍小时候,每年春夏之交时,就会患眼疾,药物往往不起作用。后跟父亲学医,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他觉得自己的眼疾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李时珍认真地思索自己的起居饮食和生活习惯:家紧靠湖边,食用鲜鱼、水菜较多。母亲煮蒸鱼虾时总爱用胡椒调味,久而久之,自己就养成了嗜食胡椒的习惯。胡椒性热,宜生火。我的眼疾难道与嗜食胡椒有关系吗?李时珍想到这里,决定不再食胡椒,并吩咐妻子做菜时也不要再用胡椒做佐料。一年后,李时珍的眼疾果然不再复发了。

胡椒性热,有祛寒、发汗、解表的功用,但过量或久服,有伤元气。有什么办法制约胡椒的辛热呢?李时珍发现,有些医生在给病人用胡椒时,同时又用绿豆,在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绿豆性寒,与辛热的胡椒同用,寒热相互抑制,阴阳配合得当,自然会取得理想的疗效。李时珍把这些亲身体会都在《本草纲目》中作了详细的叙述。

民间素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的说法。

生姜是蕲州的特产,辛温而主开发。有温中止血,出汗,趋风之功,更是止呕吐的圣药。李时珍对生姜特别爱好。他说:“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但李时珍也尝到了食姜的害处,他说:“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姜,不但食疗广泛,也是灸治所用之物,如中医用隔姜灸以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外发,也可作为外敷剂,藉药性而行气血,使气血运行旺盛而驱散毒气。

姜能治病,又能养生,是极好的保健良品,姜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淀粉、钙、铁、磷等养分,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排泄及抗菌、抗原虫、解毒等诸多功能。

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于茶树而解。人们逐渐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清热解渴,且清香宜人,《神农本草》认为茶有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等功效。

对茶的性味,《新修本草》作“味甘、苦、微寒、无毒”解;《本草纲目》改为“味苦、甘、微寒、无毒”。虽然只调换了两个字的位置,但却符合了茶先苦后甘的实际味道。中医理论一般论为,甘者补,而苦者泻,可见茶是兼顾了补与泻的良药。

李时珍认为饮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因季而变,切不可乱饮之。他在《本草纲目》中介绍其作用时,特别强调“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明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又进一步解释说:“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内洞泄。故备储说,以警同好。”

李时珍还十分重视茶叶的治病作用,在《本草纲目》中附方20余首。

猜你喜欢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食用山药应注意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