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古方平胃散

中药古方平胃散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实根据她的临床表现的分析,那么它就是一个湿质脾胃之症,这个病症的最根本的病机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湿阻气滞脾胃失和了。那么对于这样的病症,我们当然会用一些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方了。什么样的方式和这个病症呢?那就是这样列表的一首出自于《简要济众方》的平胃散,那么这一首方子的最根本的病机就是我们说的湿阻气滞,脾胃失和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湿为阴邪,重浊粘腻,容易阻碍气机,就出现了脘腹胀满不适,那么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而恶湿,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湿困中焦脾胃了,往往会导致脾湿健运,出现了食少纳差,口淡无味。在这种情况下,脾失健运运化水液功能降低,就加重了湿邪的困制于机体,所以出现了肢体的沉重,同时倦怠嗜卧还会出现我们常说的大便的溏泻。脾和胃是一个表里之脏腑,脾失健运了,同时也出现了胃失和降,所以患者就有了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当然有的患者会出现嗳气吞酸,因为湿邪阻碍了中焦,所以舌苔是个白厚腻,脉象是一个缓慢之脉。

那么在这种情况怎么来治疗呢?这个方子的主治就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谓,那么方中苍术辛香苦温,为燥湿运脾的要药。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就为方中之君药。厚朴是一个辛温而散,长于行气除满。我们知道了脾气行则湿,邪则化,所以说厚朴又加强了苍术燥湿行气之力,所以方当中厚朴为臣。那么陈皮辛行温通,理气和胃,燥湿醒脾,协助了苍术,厚朴,也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君臣两味药物,行气之利益者为佐药。方当中的炙甘草,甘平入脾,既可以益气补中而实脾,令脾强则有制湿之能,又合着诸药泄中有补使祛邪而不伤正,又能调和一下诸药。煎此方的同时又加入了姜枣,又加强了炙甘草顾护中焦脾胃之力。同时生姜为呕家之圣药,又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的问题。当然了,对于刚才所说的案例,我们使用了平胃散,一定要在这个方子基础上来加减了,因为它只是一个基础方。湿邪重,我们可以加大燥湿之品,气滞重我们可以加大行气药物的用法,如果这个患者脾虚比较凸显,那我们还可以加入四君子汤。

猜你喜欢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