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也有指纹

中药也有指纹

江苏对15种中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的药理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但是中药的很多神奇之处依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尤其是对深信西医的外国人来说。这是制约传统的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告诉记者,对中药的药效研究并不是没有办法,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来研究江苏省15种地道中药。

一瓶蜂王浆引发的科学问题

我们知道,每人都有指纹,且人人不同,刑侦人员常常凭借指纹识别罪犯,帮助破案。而中药指纹图谱正是借鉴法医学“指纹”的概念,用以区分每一味中药,并保证每种中药整齐划一的品质。

利用中药指纹图谱,可以增强外国人对中药的了解,便于中药推广。以我国蜂王浆出口为例,早些年日本运用了指纹图谱分析,如果我国出口的蜂王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高于日本国内同类产品,日本进口商就悄悄地把产品稀释后销售;如果主要有效成分低,日商就拒绝进口,或者压低进价,国内出口商基本上没有反击之力,因为我国没有这种技术。而现在,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中药“指纹图谱”像心电图

难道中药也会有和人一般的指纹吗?钱士辉研究员介绍,中药指纹只是一种代称,并不是说中药会出现指纹。指纹图谱是法医学上的一个概念,意即每个个体均有一个可以识别的指纹特征。而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的)中药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化学成分的色谱。它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和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换句话说,中药指纹图谱就是运用光谱、波谱、色谱、核磁共振、X射线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这些图谱就和心电图形状有点类似,上面由一个个波峰组成。如果波峰高,就说明这种成分含量也高。

中药指纹仍是质控重要方法

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就中药材与中成药而言,其药效不是来源于单一的某种活性成分,而是多种活性成分甚至是与非活性成分共同作用才起作用。因此,中药材与中成药的化学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只有部分化学信息可表征于指纹图谱中。既然这样,那么又如何能证明这种药材是否达到标准呢?

钱士辉说,中药要打入国际市场,但又因为中药成分复杂,不能用固定标准来衡量,所以就提出用中药指纹图谱来控制质量。其实指纹图谱很早就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植物药的研究。植物药和中药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植物药是提取植物中能够入药的化学成分,而不是像中医这样直接用植物的花、果实、叶、根茎或其他部分入药。植物药所提取的成分,也有如同中药一样“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单靠测定某种有效成分考查质量的稳定性是不够的。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规定,如果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明确,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证明产品质量的一致。这给中药的推广也带来了福音。

中药和国外所说的植物药又有区别,植物药中的每一种化学成分都是明确的,因此在指纹图谱中每一个峰都能知道代表哪种化学成分,而中药不同,中药材与中成药的化学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只有部分化学信息可表征于指纹图谱中。因此,目前中药或中成药出口到国外都是以保健品形式进行的。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英国草药典会、印度草药典会、德国药用植物学会、加拿大药用植物学会均已接受色谱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指纹图谱中的各个峰,并不要求其化学结构都清楚,也不需要对呈现在色谱图中的每个组分都清楚地定量,仅需要同一种药品的指纹图谱保持基本一致。在国内,中药指纹图谱还处于研究与完善阶段,由于中药材的采收时间长、产地的变化较大,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目前也仅在中药注射剂方面有所要求。

药材产地不同直接影响疗效

钱士辉和同事们对江苏省15种地道中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15种药材分别是:白菊花、野马追、连钱草、苏薄荷、宜兴百合、白首乌、夏枯草、茅苍术、蟾酥、女贞子、银杏、金荞麦、太子参、板蓝根和明党参。

就像“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一样,不同地区生产出来的药材其药效可能会有差别,这样就不能保证中药材疗效的稳定性。比如这15种药材中的茅苍术,这种药材在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是,茅苍术中最好的是生长在句容茅山地区的,经过他们分析,那里的茅苍术中有些成分的含量要比其他地方的多很多,而且还含有一些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成分,这也是为何句容茅苍术这么出名的原因。

人工种植的中药没有野生的好吗?

当然,也有人怀疑,现在很多中药材都是人工种植(养殖),然后批量生产,是否这也是导致现代药材没有古代好的原因?

钱士辉说,与传统入药的中药材品种相比,能够人工种植(养殖)的还比较少,这与其是否得到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如明党参,它可用于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对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有一定作用。在市面上见到的明党参都是野生的,尽管它已被历版药典所收载,但由于在国内还没有作为临床配方应用,因此使用量有限,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

至于种植(养殖)所生产的中药是否没有野生的好,钱士辉认为这还不好说。目前的研究已表明,不同地区生产的药材在质量方面有所差异,因此,由于生长环境不同,种植(养殖)的药材与野生的药材在质量方面应该会有差别。钱士辉说,不管这些药材产自哪里、如何生产,应用指纹图谱技术配合定量测定进行评价,其质量好坏自现。

如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及欧共体药审委员会对进口植物药产品,均要求采用指纹图谱技术以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一致。虽然中药中有些成分可能不明确,但对其指标性成分的定量有所要求,不达含量要求就会作为不合格产品被退回。

据《现代快报》)

猜你喜欢

  • 胃癌预防常识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

  • 胃癌病人饮食

    一般来说胃癌病因饮食的原则是,首先在饮食中要保护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饮食中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和摄入量。胃癌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进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

  • 针对胃癌晚期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胃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掌握有关于胃癌晚期的治疗。由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也较差,对于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多不做考虑。虽然消化道外

  • 大剂量叶酸可预防胃癌

    一项研究获得重大发现:每天服用大剂量的叶酸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在最新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权威性胃肠病学杂志《Gut》上发表。叶酸是一种存在于柑桔类和绿叶植物中的维生素B,公认缺乏叶酸可增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但人们尚不清楚大

  • 胃癌的护理要点与预后转归

    【护理要点】首先患者应有一个清新、温馨的生活环境,忌喧哗、躁扰;家属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感思想交流,不应歧视、冷漠患者,及时发现和排除患者各种烦忧。帮助患者戒除烟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宜清香可口,富于均衡营养又易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