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跌打丸外用治疗皮肤病

跌打丸外用治疗皮肤病

包佐义 河南省洛阳市中铁十五局中心医院

跌打丸由金不换、两面针、田基红等中草药制成,是骨伤常用药。其主要功效是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可治疗跌打损伤,软组织瘀血肿痛等病症。传统的用药途径主要是内服。近年来经临床医生临床应用验证,用其外用治疗某些皮肤病也有极好疗效。

冻疮:本病主要是由于皮肤受寒冷的刺激,引起毛细血管痉挛、收缩,久之血管麻痹,静脉瘀血,致使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所致。跌打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疏通皮肤微循环,改善局部血运,从而消除冻疮的局部症状。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以用跌打丸5粒,研细加75%酒精或白酒适量调成稀糊,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5~7天即可见效。

寒冷性脂膜炎:本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多发于体质比较肥胖的中青年女性,常在两侧大腿外侧的皮肤上出现暗红色的结节,局部皮肤温度降低,有瘙痒及痛感,遇热则加重,治疗不及时或多摩擦时若溃烂感染则经久不愈合。发病早期可用跌打丸2~3粒研细,用白酒或75%酒精调成糊,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有较好的疗效。

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常在静脉穿刺的部位出现条索状硬块,可根据硬块长度,取跌打丸3~5粒,用白酒或75%的酒精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擦药1次,大多在用药3~4次即可痊愈。

臀部肌肉注射后的局部皮肤硬块:大多与注射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配伍不当或注射深度不当有关。可根据硬结大小,取跌打丸1~2粒,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连用3~4天即可使硬结消散。

结节性红斑:为常发于青年人的双侧小腿伸侧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取跌打丸3~4粒,用白酒或75%酒精调成糊状,分别外敷于结节处,每日换药1次,可促使局部红肿和结节消退,疼痛减轻至消失。

小腿丹毒:丹毒系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皮网状淋巴管炎所致,小腿是丹毒的好发部位。在应用抗菌消炎药治疗的同时,取跌打丸3~5粒研细,用白酒或米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猜你喜欢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