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柿胃石症

柿胃石症

进食大量皮柿予或未来成熟柿子,在胃内积聚而形成固体性的团块,称为柿胃石。本病多于进食大量柿子后几小时至几天内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如柿胃石不能排出,则呈慢性间歇性反复发作,常见症状为餐后上腹部不适,两餐间完全缓解,体积较大的柿胃石上腹部可有重压感、一定程度的胃梗阻,患者可呈周期性恶心、呕吐,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柿胃石尚可引起粘膜损伤性溃疡、出血,严重者可致胃穿孔和腹膜炎。体格检查除上腹部有压痛外,约半数病例上腹部可扪及光滑可移动的硬块。

柿胃石症多见于盛产柿子地区。由于未成熟的柿浆和成熟的柿皮中含有富有收敛特性的红鞣质,它和稀盐酸接触后能起凝结作用。因此大量进食带皮柿或未成熟柿子,特别是胃酸缓乏或吃柿子后大量饮水者可能产生柿胃石。本病诊断依据病史中有明确的进食大量柿子,临床表现间歇发作的胃梗阻症状,上腹部异物重压感,并可扪及光滑可移动的坚硬团块。X线检查在胃充气下立位腹部平片可显示不透光胃石,若系透光的胃石则需作胃钡剂造影,表现为游离可动的团块使胃呈现充盈缺损,圆形、卵圆形或略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可随蠕动或触诊而复位,以此可与胃内肿瘤鉴别。一般柿胃石体积较大,但 有时也可分成数块,各自形态不一,纤维胃镜可直接观察胃石的形态。

现代医学对柿胃石主要采用洗胃、口服胃蛋白酶、稀盐酸等方法治疗。体积较小的柿胃石可在纤维胃镜下行活检钳加以捣碎,再经洗胃祛除,如伴有胃溃疡,则于祛除异物后,按溃疡病治疗。大的柿胃石常需手术治疗,有并发大出血或穿孔时,需急诊手术治疗。

本病多属中医“积聚”、“症瘕”范畴,乃因过食柿子,损伤脾胃,脾运失司,积湿成痰,痰滞交阻,瘀阻中焦,日久渐成积块,治宜祛痰消食,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59,最少服用3剂,最多服用9剂,大便即开始排出黄褐色或深棕色坚硬粪块,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少则数10枚,多则近百枚,全部病例胃部包块及症状均消失。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