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葛根黄连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组成】葛根15克 甘草6克(炙)黄芩9克 黄连9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表里两解,清热止利。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

【方论】方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实验研究】1.抗心律失常作用《吉林中医药》1986(6):30,本方水醇沉液可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索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钙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等。实验还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心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方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2.抗菌、降温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12):39,本方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乃有其病原属太阳,误治之后,而又纯属阳明者,葛根黄芩黄连汤所主之病是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促脉与结、代之脉皆不同,注疏诸家多谓,脉动速时一止者曰促。夫促脉虽多见于速脉之中,而实非止也。譬如,人之行路,行行且止,少停一步复行,是结、代也。又譬如人之奔驰,急急速走,路中偶遇不平,足下恒因有所龃龉,改其步武,而仍然奔驰不止,此促脉也。是以促脉多见于速脉中也。凡此等脉,多因外感之热内陷,促其脉之跳动加速,致脉管有所拥挤,偶现此象,名之为促,若有人催促之使然也。故方中重用芩、连,化其下陷之热,而即用葛根之清轻透表者,引其化而欲散之热尽达于外,则表里俱清矣。且喘为肺病,汗为心液,下陷之热既促脉之跳动改其常度,复迫心肺之阳外越,喘而且汗,由斯知方中芩、连,不但取其能清外感内陷之热,并善清心肺之热,而汗喘自愈也。

况黄连性能浓肠,又为治下利之要药乎。若服药后,又有余热利不止者,宜治以拙拟滋阴宣解汤。

陆九芝曰︰温热之与伤寒所异者,伤寒恶寒,温热不恶寒耳。恶寒为太阳主证,不恶寒为阳明主证,仲景于此分之最严。恶寒而无汗用麻黄,恶寒而有汗用桂枝,不恶寒而有汗且恶热者用葛根。阳明之葛根,即太阳之桂枝也,所以达表也。葛根黄连黄芩汤中之芩、连,即桂枝汤中之芍药也,所以安里也。桂枝协麻黄治恶寒之伤寒,葛根协芩、连治不恶寒之温热,其方为伤寒、温热之分途,任后人审其病之为寒为热而分用之。尤重在芩、连之苦,不独可降可泻,且合苦以坚之之义,坚毛窍可以止汗,坚肠胃可以止利,所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又有下利不止之治,一方而表里兼清,此则药借病用,本不专为下利设也。乃后人视此方若舍下利一证外,更无他用者何也﹗

猜你喜欢

  • 石斛夜光丸补肝肾之阴,对眼睛特别好

    有没有这样的方子能让眼睛清澈明亮?声音一落,我就看到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老人叫倪维德,出生于元末明初。这一次,经过600多年的历史,他给我们带来了最骄傲的石斛夜光丸。众所周知,古代没有电灯。古人通常用油灯照明。油灯有一个

  • 测试测试sc

    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

  • 艾草茶治疗口臭

    偶尔的口臭可以通过刷牙、漱口和调整饮食来去除。但如果口臭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疾病或身体不适。诱发口臭最常见的因素是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往往会产生大量腐败的气体,如肠胃阻塞,如便秘、胃胀、腹胀、腐烂的气体会通过食道、口腔排气,从而形成所谓的

  • 飞蚊症 - 诊断与治疗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 - 诊断与治疗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