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影响怀孕的几大疾病是什么

影响怀孕的几大疾病是什么

以下疾病不仅直接影响孕妇的健康,而且怀孕后也影响着胎儿的成长与发育,准备怀孕的夫妇一定加以重视,在以下疾病治愈后再开始您的怀孕计划。

1、贫血:怀孕前如患有贫血,怀孕后可能会因早孕反应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加上宝宝生长额外的需要而使贫血加重。重度贫血可致宝宝宫内发育迟缓、出现早产或死胎,可使孕妇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贫血直接影响孕妇的健康,更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因此,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贫血得到治疗并已彻底纠正后再怀孕。怀孕后还要定期检查,继续注意防治。

2、结核病:孕妇怀孕前,具有开放性传染的结核病,怀孕后可致宝宝流产、早产,而孕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有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因此,应在结核病治愈后再考虑怀孕。这一点计划怀孕的夫妇一定谨慎对待。

3、心脏病:正常孕妇在怀孕晚期,由于身体负荷的加重会感到心力不支,因此,原有心脏病的孕妇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心功能不全,从而导致流产、早产、胎盘功能不全等。因此,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应在怀孕前慎重考虑,请教医生是否能够承受怀孕?在得到医生允许后,要比正常孕妇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在医生的正确生活指导下度过整个孕期。

4、肾脏病:肾脏疾病非常不利于怀孕。患有这种疾病的孕妇一旦怀孕,通常易较早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可导致胎儿流产、早产等;同时,不利于胎儿发育,更可能危及孕妇本身,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患有此病的女性,怀孕前一定要积极治疗,在未经过医生的确认之前,不可贸然怀孕。

5、高血压病:与肾脏病相同,孕妇高血压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有此病的女性怀孕前应该积极治疗,保持血压的稳定,在医生指导下怀孕。怀孕后必须注意孕期保健及定期检查,采取低盐饮食,定期找医生咨询。

6、肝脏疾病:患过肝脏疾病的女性,怀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应检查。有些类型的肝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宝宝,如乙型肝炎等。同时,由于怀孕而增加肝功能负担,可加重肝功能的异常,甚至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但并不是绝对不能怀孕和分娩。患有肝脏疾病的女性一旦怀孕,应在医生的正规治疗和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7、糖尿病:那些原来就有潜在糖尿病倾向的女性,怀孕后可出现孕期糖尿病。无论是原有糖尿病的女性,还是怀孕后出现糖尿病的孕妇,都可能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可以导致宝宝流产、早产,甚至出现死胎,或有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因此,这类女性应在怀孕前向内分泌医生咨询,采用合理的饮食疗法及相应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监护下怀孕与分娩。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糖尿病的孕妇也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8、膀胱炎、肾盂肾炎:患有这类疾病的女性一旦怀孕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如果您计划怀孕,一定要在彻底治愈后再怀孕,尽量避免怀孕中疾病的复发。

9、性病:如果夫妇一方在怀孕前曾有生殖器官的性病,如疱疹病毒感染,经过正规的治疗,在孕期不再复发或发生新的感染,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的妊娠。如果是在孕期发生感染或复发,或病毒培养呈阳性反应,对宝宝会有很大的危险,可以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生产后便可在宝宝的眼睛、口腔和皮肤黏膜等处出现疱疹病毒感染的征象。因此,夫妻双方在怀孕前一定要治愈这类疾病。如果疾病发生在孕期,应请教医生选择适宜的治疗及恰当的分娩方式。

猜你喜欢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