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盛夏除湿有良方

盛夏除湿有良方

入夏以来,公司职员李女士整日疲乏无力,全身酸困沉重,头脑昏昏沉沉,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并且食欲不振,口气重。她曾多次到医院检查,都没有查出明显异常。医生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建议她到中医科调治。中医大夫看到她的舌苔又白又厚,辨证属于湿邪为患,处方以平胃散加味,服药7天后,症状明显好转,舌苔也褪去一半。

这样的病例临床上近期极为常见。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盛夏季节,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湿邪极容易留滞人体,导致困滞不舒、食欲不振、舌苔厚浊等。特别是梅雨时期,“湿”更是导致疾病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以下介绍几个盛夏除湿的食疗方:

三色豆汤: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够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能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三色豆汤甘甜可口,能够清热除湿。常食还有助于净化血液,解除内脏疲劳。

冬瓜海带汤: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以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食用。

冬瓜味甘淡,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功效,可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养阴止血的功效。鲫鱼性味甘平,能够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

竹叶茶: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两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用于夏季皮肤、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香薷饮: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香薷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功效。紫苏叶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上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小便不利者。夏季因食用鱼蟹海鲜而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者,也可饮用。

猜你喜欢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面瘫十二针治面瘫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