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亦食亦药话芡实

亦食亦药话芡实

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秋令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正具备了这一特点。秋季及时进补芡实,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为补中上品,认为它能“益精气,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本草择要纲目》说“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日,通五脏,好颜色。”《滇南本草》载: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民间有用芡实60g,红枣10枚,花生30g,加入适量红糖水煮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有良好功效。芡实与瘦肉同炖服,对解除神经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症有一定功效。用芡实50~100g炖老鸭作食,可治虚烦泻泄、肾虚多尿等症。用羊脊骨(带肉)煎熬取汁,加芡实粉200g,同制成羹,食时加生姜汁10g,并入五味调和,空腹食之,对湿痹、腰膝酸痛有效,且能益精气、利耳目。用芡实60g,北芪15g,同煮食之,有补肾作用,可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症。若将芡实与糯米或粳米一起煮粥,再加点莲子、桂圆,晨起食之,可宁神定志。

在临床上,芡实可用于治疗脾虚不运,久泻久痢。例如,取芡实15克,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赤石脂、干姜各9克,粳米35克,组成“强中桃花汤”,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滑泻不止。芡实又常用于治疗梦遗失精。方用芡实、金樱子(去毛)各等份,水泛为丸,此即水陆二仙丹,每次服9克,每天两次,治疗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早泄、遗尿等症效果良好。此外,芡实30克,与阿胶9克、党参15克、龟板24克、山萸肉12克,共同组成“五味固冲汤”,还可以治疗冲任虚损、崩漏带下和月经过多。而湿热带下,则需用芡实加黄柏、山药、白果、车前子等药,以清利湿热。(祝建材)

猜你喜欢

  • 患者怕冷又怕热,夜尿多,到底哪出了问题?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患者胃有烧灼感,平时还怕冷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老胃病反反复复,中医常用这三种汤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饿久了就不饿了,到底是因为什么?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气血亏虚,先补气还是先补血?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