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鸡冠花的药用

鸡冠花的药用

鸡冠花,又名鸡公花、鸡髻花、鸡角根,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鸡冠花既是观赏花卉,又是良药,中医学上以花和种子入药。鸡冠花功能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多用于妇科;种子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民间用鸡冠花治病的验方甚多,里介绍一些。

赤带

①红鸡冠花、红牡丹根各15g,牛膝10g,水煎服。

②红鸡冠花15g,蒲黄6g(炒),陈棉炭少许,水煎服。③鸡冠花15g,黄柏、车前子各12g,秦皮9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亦治黄带。

白带

①白鸡冠花20g,金樱子肉15g,水煎服。

②红鸡冠花20g,白术30g,水煎服。

③白鸡冠花、马齿苋各30g,水煎服,每日2次。

④白鸡冠花20g,大蚌1,共炖服,连服3~4日。

⑤白鸡冠花60g,鹿角霜30g,共研末,每次用酒送服6g,每日服2次。

⑥白鸡冠花、椿根皮、川萆薜各10g,清水浓煎,一日服2~3次。忌食各种刺激性食物。

⑦鸡冠花15g,水煎,每晨空腹服。亦可炒黄或晒干研末,用黄酒或开水冲服,每次服6~10g。

⑧白鸡冠花15g,薏苡仁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崩漏

①鸡冠花、侧柏叶各等分,共烧灰存性研匀,开水冲服,一日服3次,每次服6g。

②鸡冠花10g,粟米60g。鸡冠花煎汁去渣,加入粟米煮粥食。此方凉血、止血、滋肾、清热,可治痔漏下血、赤血下痢、吐血、咳血、妇女黄白带、产后口渴、崩漏等症。

③鸡冠花15g,海螵蛸、旱莲草各9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3剂。

血崩

①鸡冠花、蒲黄炭各15g,水煎,加适量酒冲服。

②红鸡冠花或白鸡冠花(烧灰存性),每次用开水或黄酒送服5~10g。

③鸡冠花连根60g,水煎,冲酒服。

④炒鸡冠花30g,红糖30g,煎水代茶喝,每日1剂,一般服3剂可见效。重症者可加大剂量为50~100g,连服10剂。也可加用血余炭、棕榈灰、鲜藕节等止血药,以增疗效。注:血崩即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子宫在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因性激素失调而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的现象。

漏胎(孕妇出血)白鸡冠花30g,烧存性,龙眼肉10枚,水、酒各半煎服。

月经不调

①白鸡冠花15g,龙眼花12g,益母草10g,和瘦猪肉炖服。兼治白带,可加白椿根皮10g。

②鲜红鸡冠花25g,瘦猪肉100g,水煎服。此方适用于闭经。

③红、白鸡冠花各10g,月经前1周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日,不效下月再服5剂。如痛经者,加甜洒一小杯,痛时服。忌食生冷食物。

④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次空腹服10g。

⑤红鸡冠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次服10~15g,可用于经水过多。⑥红、白鸡冠花各12g,益母草18g,经前5天开始水煎服,每日1剂,服至经行。

子宫脱垂

白鸡冠花、木槿花根各10g,共研末,加甜酒,每日分2次服。

胎动腰痛

白鸡冠花15g烧存性,杜仲、龙眼肉各18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产后腹痛

①白鸡冠花30g,加黄酒180g煎服。

②鸡冠花根30g,酒煎服。

产后出血

①白鸡冠花根30g,酒煎服。

②鸡冠花15g,黄芪30g,大枣5枚,水煎分2次服。

痔疮

鸡冠花、五倍子各3g,冰片少许,共研细末,猪胆汁调擦。

尿血

①白鸡冠花,烧灰存性,每次米汤调服6~10g,1日2~3次。

②鸡冠花15g,水煎服。

③鸡冠花30g,经白茅根20g,水煎服。

吐血不止

①鸡冠花30g,血余炭6g,水煎服,每日1剂。

②鸡冠花,醋炒后焙干研末,每次服6g,每日服3次。

荨麻疹

鸡冠花(或根叶),煎水洗澡。如能配合苍耳草同煎水洗澡效果好。

夜盲目翳

鸡冠花2朵切细,鸭肝1副切片,粳米适量,共煮粥食,每日1次,连食数日。

猜你喜欢

  • 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鼻炎的症状,怎么治疗有效?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去湿气的小妙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祛湿的食物有哪些?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脾虚的四大类型以及调理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