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用植物地黄疫病

药用植物地黄疫病

药用植物地黄疫病

地黄

学名

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具滋阴补肾、清热凉血、通血脉、消瘀血等功能。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鲜地黄、生地黄(生地)、熟地黄(熟地)的不同名称。我国许多省都有栽培。

症状

病株初期只是近地面的根茎处开始腐烂,病部组织由黄色变褐色,逐渐向地上部扩展,在其外缘叶片的叶柄上出现水浸状褐斑,并迅速向心叶蔓延,叶柄腐烂,叶片萎蔫。湿度大时,在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后期离地面较远的根茎干腐;严重时只烂剩褐色表皮和木质部,细根也干腐脱落。

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μm(Leb.et cohn)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V8汁培养基上,菌丝体灰白色,棉絮状,边缘整齐,中等茂盛。菌丝无隔,无色透明,分枝较少,无结节现象,菌丝粗细随菌丝老幼变化较大,幼嫩菌丝较纤细,宽为2.3—3.0μm;老龄菌丝较粗,略呈浅黄色,宽为5—6μm;一般菌丝宽2.5~4μm,分枝近直角状。孢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顶生,数量大,无层出现象。孢子囊洋梨形,大小为24—40×19—25(μm),长宽比值1.0一1.5(1.2),孢子囊具明显乳突,乳突高2.3—3.3μm,宽4—5μm。孢子囊易脱落,基部近圆形,大部分有一明显小柄,柄长3—6μm。孢子囊在水中易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囊的出孔宽4—7μm,游动孢子肾形,休止时近球形。本病原菌为同宗配合菌,藏卵器数量多,球形,淡黄色,表面光滑,直径29—36(33)μm。雄器扁球形大都同丝生,异丝生少,较小,一般为8一17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色,直径19—25μm,近满器,壁厚2.5—4.0μm。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在PDA上一般很少生孢子囊,藏卵器和卵孢子的数量也很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参见丹参疫病。

猜你喜欢

  • 更年期潮热出汗,心烦爱生气,一个方子全解决。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越瘦真的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脂肪肝两招标本兼治,中医一招轻松消除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老人吃肉有讲究,这样吃才能长寿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