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析分析,他到底是阴虚啊,还是阳虚啊,还是气虚啊,还是因为什么?有些病人呢,是因为湿热上蒸导致的。我最近看了一个病人, 41岁,男性患者呀,体型啊还是偏胖了,出汗比较多,这个工作性质呢,也是偏户外,他就说呀,我这个出汗呢,好像比别人都严重,给自己也带来很多的这个困扰,这个脖子上啊,总得搭块手巾,稍微一活动这个就满头大汗,有的时候呢,这个前胸也会觉得特别湿,这个汗都能滴下来,那除了在工作当中会出汗,那么在吃饭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喝水,这个出汗也比较多。那看这个病人的这个舌苔呢,是一个舌体比较胖大,舌质比较淡,舌苔比较白,厚腻的状态,病人湿气比较重,那中医讲湿邪蕴久化热。所以呢这个病人呢存在一个湿热在内熏蒸向上引起出汗的这么一个情况。然后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平时喝酒多不多呀,他说不多,我说那一周喝几次,他说四五次吧。当时旁边这个其他的病人呢,都跟着笑了,就是这个饮酒的次数啊,还是很多的,那饮酒呢,就难免要吃点辣的呀,吃点油腻的呀,所以呢,导致这个病人湿热内蕴,同时呢,还有口干口苦,口气比较重,大便有粘滞,我就问他,那你晚上出不出汗?晚上不出汗,睡眠也还可以,但是白天呢,也觉得很困乏,困倦,容易打瞌睡,觉得身上没有劲儿。那就对了,这都是湿邪困脾导致的吗?因为湿邪困脾,脾主四肢,所以呢,湿气过重之后会导致疲倦乏力,治疗当然就是以清热利湿为主了。那这样的病人呢,不适合给他用一些敛汗的药物,因为他湿气还很重,用敛汗收涩的药物呢,会阻碍他的这个湿气的挥发,那这个时候呢,就得健脾渗湿,补脾气,还有清热为主。那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呢,这个病人呢,这个上身出汗的情况啊,至少好了两三成,舌苔呢,也没有之前那么厚腻了,有点变薄了。大便呢,也没有那么粘滞了,原来呢一两天一排,现在呢,能每天排一次便,但是还是偏粘的,粘马桶的口气还是比较重。经过这样的治疗呢,再治疗半个月之后,这个患者再回来,就和我说,大夫我就觉得现在身体啊,比较清爽了,比较轻松了,不像之前呢那么沉重,白天的困倦也基本上没有了。出汗呢,现在就是活动之后,天特别热,会出点汗,那吃饭喝水的时候出汗基本上没有了。那好,那咱们治疗呢,就达到一个阶段性的一个治愈,达到治疗目的了。我说那你今后你要控制饮食,要少喝酒,特别现在这个暑期,本来气候呢比较潮湿,外界环境比较潮湿,然后呢,你又大量的摄入这些能生吃的这些食物,那怎么能得了,经过这个祛湿清热治疗之后呢,这些湿热导致的相关的症状呢,就都能得到改善,所以提醒大家呢,在暑湿季节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如果你有相关的症状也可以发给我,我帮你辩证分析。

猜你喜欢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