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话酒

话酒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4年第3期

把“烟、酒、赌”列为三害,我不能不替酒叫屈。烟的确有百弊而无一益,赌更能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但酒毕竟利弊参半。

人称酒为“三酉”,固然从三从酉而成其字,但酉本身,就有成就的意思,君不见《太玄玄数》就有“酉取毕成”一句话吗?《说文·殷注》:“就(笔者注:成就也)。黍以大暑而种,至八月而成,犹禾之八月而就也。不言禾者,为酒多用黍也。酎者,三重酒也。必言酒者,古酒可用酉为之,故其义同曰就也。”而且在人的卫生保健方面,也是一味珍品,所以繁体“医”字,就是用酉字组成。

唐代大诗人李白借酒助诗兴,有“太白斗酒诗百篇”之喻;现代戏李玉和喝了母亲一碗酒,更有力地赴宴斗鸠山。唐玄宗(李隆基)和杨太真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引白居易《长恨歌》)之前,已在昭阳殿里饮酒小宴。酒,的确在我们文坛捭阖、燕赵悲歌,甚至旖旎风流韵事上平添了不少佳话。在这里更引以为巧合者,为什么这些事都落在李氏一门中?

酒的为害之处,就是酒精中毒。如《荀子·解蔽篇》:“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足顷)一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酒精一中毒,即可产生幻视、幻听、幻觉,他把大河当作小沟,大城门当作小房门了。用荀子的话,这叫乱神。

中药中的用酒,十分重视,打开几部本草、药物学,对酒的介绍也繁而且多,笔者不作赘言,以免文抄公之讥。

临床上常用的有,喷:在取用(有多为煮剂)之前,喷上一层薄雾样的酒,然后煎煮。炒:最为常用,可使苦寒药成为温和,温性药更增强作用。泡:即极短期的浸泡,如阿胶之类,泡上3~5小时之后,解去其羶恶之气。

此外,最常用的是药酒,取药物长朗泡浸而成。一般药酒多取高度的烧酒,浸的时间一般是“夏三冬七春秋五”,即夏令浸三天、冬令七天、春秋五天,不过浸的时间愈长愈好,甚至几个月、几个年都不妨。但必需注意,浸时要高度密封。

单纯用酒作药治者,风寒的牙痛,可含白酒在口中,有止痛作用。脚丫痒(包括香港脚)及分泌旺盛而臭者,每天洗脚后,滴高度白酒于脚丫,经过一个时期,获效满意。

如其一切跌打损伤,除了开放性之外,你可以恣意的吃上一餐老酒(黄酒、白酒随各人所好而取)和螃蟹,连吃几天,比吃药还有效。用螃蟹的爪尖来作药用,称十爪散,取其破瘀活血作用而作为治伤药品的。当然,不能进酒者,就没法享受这份口福了。

凡轻的感冒或流感盛行时作预防之用者,可以高度白酒(必要时工业酒精也可)与酸醋各半,放在锅内,上不加盖,置于火炉上煎煮,至烧干为度。任它袅袅缕缕的蒸气散布全室,不过窗门必需紧闭。可以天天如此,甚至一天二次更佳。

最后必需申明一句,医用酒必需是蒸馏的白酒,绍兴黄酒也可。凡饮料式的冲兑的酒,一概不能入药。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肝郁脾虚这七大症状表现,看看你中招了没?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常见五大类型结肠炎,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