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

本病是以结膜充血,有分泌物,且有较强传染性的一种急性眼病。好发于春夏季节,其时气温较高,病菌容易繁殖。常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有畏光流泪.炽热感样疼痛,这多与结膜有三叉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症状,两眼由于分泌物胶粘睫毛,常在晨起不能睁眼,也有眼睑水肿,引起欲睁不起。有时因分泌物较多,挡住角膜,常有一时性视糊,瞬眼后视力即可恢复。本病通常不影响视力,如果本病侵及角膜,则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儿童睑结膜表面可有假膜,易擦去,有渗血。

本病的常见病因是由于细菌引起,如肺炎双球菌.科—韦氏杆菌.葡萄球菌等;也可由病毒所致,如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腺病毒等。

本病的诊断,常以结膜明显充血,且有分泌物为诊断依据。细菌性的结膜炎分泌物多为黏液脓性,结膜涂片可找到多形核白细胞,常不累及角膜,严重病例可引起角膜边缘浸润;病毒性的结膜炎,若是RNA病毒所致,结膜下常有点状或片状出血,故又称流行性出血性急性结膜炎;腺病毒感染的结膜炎,常伴有角膜点状浸润,其结膜涂片多为单核细胞。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细菌性急性结膜炎,常以抗菌素类眼药水或眼药膏局部治疗,伴有全身症状者,加用口服抗菌消炎的药物;病毒性急性结膜炎,除用抗病毒类药物外,常配抗菌素类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对病毒的急性结膜炎治疗效果较细菌性为差。本病由于通过分泌物传染,为防止广泛流行,必须做好隔离消毒。本病切忌包扎。

本病中医属于“天行赤眼”范畴。《目经大成》有云:天行赤眼由疫痨之邪感染所发,一家之由,一里之中,老少皆可受染而发。本病多由外感风热.引动肺胃积热而发,本病应分辨风重于热或热重于风或风热病重,以辨证立方用药。在临床上也非本病皆属热证,也有应风寒所感而引起的。故在临床上应辨寒热,寒者应用温散,热者则用辛凉清热。若累及黑睛,应加清肝退翳明目药物,若有白睛溢血,则加凉血止血之品,但白睛溢血控制后,便佐以活血祛淤药。在内服的同时加用外熏药,效果更好。

[临床疗效]治疗699例,轻者2~3天痊愈,重者3~6天痊愈。

猜你喜欢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