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荆彻献计埋下祸患根

荆彻献计埋下祸患根

收录日期:2025-11-21 09:24:44  热度:9℃

韩信正当大兵压进齐国边境时,儒生郦食其向汉王刘邦进言说:“我可以说服齐王投降,使我们不损兵将财力而取。”刘邦便派他出使齐国劝降。

郦食其来到齐国,先给齐王分析了当前局势,接着竭力吹捧汉王刘邦如此会用人,文有张良、萧何出谋划策,武有韩信足智多谋,曹参、樊哙、灌婴等勇猛善战大将,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接着他又一观星之术,阐述项羽必败,汉王必胜。齐王田广乱了心机,不知如何是好。但依然犹豫不决,郦食其道:“韩信大将军已率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而汉王刘邦、樊哙等率大军正围困项羽,战局对你十分不利,齐国的命运在齐王你一念之差,战!你必然遭受几十万生灵涂炭,国力损失惨重,最后必然失败而告终,不如你及时降汉,汉王一定不会亏待与你。”齐王心动,欲背楚降汉。

齐王准备降汉,汉王刘邦得到回报十分高兴,派人急忙将消息通报韩信,韩信得到消息,正准备安排撤军。这时候,范阳说客荆彻前来拜见韩信。

韩信听说过荆彻,也知道在秦二世元年八月,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荆彻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了徐公,使徐公降赵王武臣,再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馀城。韩信心中暗想如此能人我怎能不见,便随即召见。

荆彻觐见韩信,对韩信说:“将军奉汉王之命攻齐,今汉王又暗中派人前去劝降,将军!是否得到汉王撤军的命令?”

韩信道:“还没有接到正式命令。”

“没有接到命令,将军怎能按兵不动呢?将军你想过没有,你自从出关以来虽然攻城略地功劳不小,但打的那些多是小城小寨,如今眼看要拿下齐国,立个大功,却有人通过口舌之术抢了你的功劳。你辛辛苦苦征战数年,外人看来功劳竟然还不如人家一张嘴。况且汉王要你灭齐,并没有说要你现在撤军,你这样撤军回去,也不算一回事儿啊!再说郦食其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而将军数万人马征战了一年,才攻下魏、赵国五十多座城池。你一个堂堂大将军,还不及一个白面书生吗?若要让郦食其得手,在汉王眼里你就不如郦食其了!”

韩信一听,仿佛明白,觉得荆彻说的有道理,即刻下令大军渡河,继续向齐地迸发。

再说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王,齐王正准备行书投降,当郦食其高兴地和齐王一起饮酒开心的时候,韩信突然率军攻齐,齐国毫无防备,待韩信大兵到了都城之下,齐王田广仿佛梦中惊醒,骂道:“刘邦、韩信、郦食其竟然玩小人之计!”一怒之下,杀了说客郦食其,即刻派人向项羽求救,项羽即刻派龙且大将军率二十万重兵和齐军联合反击韩信,结果,韩信以断水塞流之计,灭了齐楚联军,生擒齐王田广。

齐灭亡后,荆彻又献计道:“大将军,带兵杀来杀去,总得有属于自己落脚地,齐国历朝历代都是兵甲要塞,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是富饶之乡,你何不给汉王书信要个齐王封地,以此立足,厚望无穷!”

韩信一听,深感有道理,于是,在荆彻的指导下给刘邦书信说:“齐国人反复无偿,你就封我个假齐王,我好在此压压气人气焰!以防齐人作乱。”

刘邦接到信后不仅大骂:“韩信你个小子,真是胯下匹夫,老子这里正与项羽交战,火烧眉毛的等你回来共同灭掉项羽,你却灭齐国不赶快带兵过来,却要居功请封,真是可恶至极!”于是,急招张良、萧何、陈平等人商议。张良劝道:“现在正要仰仗他威力,可不能把这话传出去,要是韩信得知汉王不高兴,真的反了可就麻烦大了!不如如此回信。”

于是,刘邦回信说:“大将军!大丈夫定诸侯,要王便是真王,你也太没出息了,我刘邦是那么小气嘛?”于是,便派人修书信和册封诏文一同带去。

韩信得册封后甚是高兴,整天与左右酒歌不息,荆彻见此又献计道:“齐王!如今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势力应该相当,你一心向汉则刘邦一统天下,你一心向楚则项羽一统天下,若你立足齐地,巩固其发展,自立基业,则可与楚、汉对峙,天下三分。”韩信听荆彻又献良计,深思良久也没有反应,因为他十分胆怯汉王刘邦知道此事会给自己埋下祸患的根。

猜你喜欢

  • 暗箭伤人的故事

    解释: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件事情在《左传·隐公十一年》里有记载。那年夏天,五

  • 暗渡陈仓的故事

    解释:比喻暗中进行某些别人不知道的活动。(多指男女私通)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

  • 按兵不动成语故事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典故】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

  • 八仙过海的故事

    解释: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

  • 百步穿杨的故事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释义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

  • 班门弄斧的故事

    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

  • 半途而废的故事

    解释: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

  • 不学无术的故事

    解释: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无,没有。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