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西汉名臣霍光简介 霍光死后霍氏家族怎么样

西汉名臣霍光简介 霍光死后霍氏家族怎么样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7:10  热度:11℃

霍光是西汉权臣,是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光年轻的时候,曾受到哥哥霍去病的提携,在霍去病麾下工作。霍去病去世后,他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随行保卫汉武帝安全。

霍光在汉武帝一朝小心翼翼,办事谨慎,因此受到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晚年,继位问题严重,特别是他精心培养的太子刘据涉及巫蛊之祸而被逼自杀后,这个问题更为严峻。

汉武帝最终指定汉昭帝刘弗陵为新帝,而霍光则因为受到汉武帝的信任,成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汉昭帝一朝,霍光开始了自己权倾一朝的巅峰时期。

汉昭帝刚继位时才八岁,当时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是掌握在霍光手中。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新帝登基,霍光辅佐汉昭帝,似乎朝廷就应该从汉武帝晚年继位争夺战的紧绷中解放。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有夺位想法的燕王刘旦,在新帝继位之后,仍然积极准备篡位夺权。

刘旦和同为辅政大臣的左将军上官桀勾结,准备先将霍光拉下马,随后再推翻汉昭帝,让刘旦继位。刘旦想的很好,先暂时与上官桀勾结,事成之后再除去他。

刘旦向汉昭帝上呈奏章,上面罗列了霍光一长串的罪名。希望汉昭帝处置霍光,给他可趁之机。谁知道汉昭帝对霍光十分信任,表明若是霍光真有谋反之心,根本无需那么曲折的来。

刘旦与上官桀的阴谋被汉昭帝拆穿,于是就想武装兵变,推汉昭帝下位。此事提前泄露消息,刘旦和上官桀的反叛分子被一网打尽。

汉昭帝去世之后,霍光拥立刘贺登基。谁知道刘贺荒淫无道被废,于是又找来刘据太子的孙子刘病已继位。刘病已就是汉宣帝刘询,刘询继位之后,霍光仍然受到重用。

霍光在汉昭帝和汉宣帝,还有中间刘贺那段时间,都是权倾朝野。不仅是权臣,还是外戚,他的外孙女是汉昭帝的皇后,女儿是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

汉昭帝时期,霍光受到皇帝倚重,已经是权利极大。而在汉昭帝死后,他一手拥立刘贺又废除刘贺,使得他的声望更高。汉宣帝继位之后,不敢直接与之对上,只能隐忍蓄势,最终等到他去世。

霍光在世的时候,霍家子弟占据朝中各重要部门和重要职位,霍家显赫无比。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下令以帝制规格葬霍光。一方面给予霍光极高的礼遇,一方面渐渐的收归霍光手中的权利,分化霍家的势力。

汉宣帝的手段十分见成效,因为后面霍家子弟,受不了自己突然的没落,最终选择了造反。霍家人希望通过造反推翻汉宣帝,从而保证自己的权利地位,最终却功败垂成。

所以霍光生前死后都荣耀显赫,但是族群却落得个被族诛的下场!

猜你喜欢

  • 少自负的富兰克林

    哈佛作为全世界众多学子向往的一流学府,能在那里学习的学子必定是凤毛麟角,因此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自鸣得意的时候总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别做早年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年轻时很自负,直到一个朋友的真诚劝告才让他翻然

  • 朝三暮四的贾金斯

    这个故事在哈佛心理学系几乎人所共知: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想要帮那个人一把。那人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部锯掉再钉上去。”于是,贾金斯找来锯子,但是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于是他又去

  • 大师的底线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笈。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像

  • 美丽的蜕变

    哈佛曾经有一个心理学教授见过这样一个姑娘。她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但长得很美,而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她:“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个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吗?”

  • 如此“自知”的老师

    一次,在哈佛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他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是呀,

  • 以貌取人的哈佛校长

    哈佛大学政府与企业关系学教授罗杰·波特一次在课上这么说道:“大家都知晓斯坦福大学,现在它以它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一流学府,几乎与我们哈佛齐名。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今天的斯坦福人要感谢我们的一位校长。”故事是这么展开的:很久以前,哈佛

  • 谦虚的将军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能够在功成名就之时仍然保持谦逊的本质。哈佛大学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杜维明教授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时常会教导他的学子们要做个谦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高度,如果你不把自己放低,你就不可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真实

  • 不自知的秃鹰

    著名文学家爱默生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曾看过一则给他启迪颇多的故事: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