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没有背影的父亲

没有背影的父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09:35:38  热度:11℃

对于母亲,我已经写得太多了,也许天天写,日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但是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对他多我的爱不轻易溢于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他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说到表叔打他的儿子,打得很凶,最后表弟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将至的中考。我听到他在电话里深深地叹了口气,也觉得为人父实在是困难,做儿子的却浑然不觉。

和父亲打完了电话,我好一会缓不过劲来。我奇怪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次挨打的情景。父亲对我太好,很早就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一如征求我的母亲。可是在我最初的青春里,我却要以他为敌,对抗他,讽刺他,让他吃尽沟通的苦头。我恨我经常自以为是自我放逐,用考试交白卷来证明自己不把生活当回事;我恨我做了时间的刽子手,助纣为虐,亲手谋杀了父亲的青春,埋葬了他的壮年,还让他那么不开心;我恨我书读得太多有预想的前程却把他撇在农村里受无穷无尽的罪,接受儿子不能及时尽孝道的命运;我恨我……可是这些父亲从不提起,他总面带着满足的微笑平静地接受街坊邻居对我们兄妹的赞美,虽然这些赞美不一定都实在,有的还很夸张,但他真的在为我们骄傲。他像一张打捞美好的鱼网,让我们的坏都尽数岁着时光的流水冲走。

我小学的时候因为贪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他和母亲互相埋怨,说为什么不照顾好我。其实我那时已经不小了,他们早已没有盯着我的必要和义务,但他们越争越凶,最后竟然打起来,还打碎了玻璃和茶杯,我听着响亮的破碎声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我想说其实不关你们的事,是我自己不好,但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流泪,眼睛轻轻地闭着哭,也不知道哭了多久,最后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也在哭,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我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我的父亲,他不先去抚慰自己的妻子反而先抚慰刚刚懂事的儿子!一瞬间我明白了:他是怕吵架伤害幼小的心灵啊。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都是有责任承担事情的人了。也似乎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了朱自清的《背影》。老师说你们也写一篇吧,我想起我的父亲,但是真奇怪,脑海里竟然只有一点恍惚的回忆,我才发现父亲一直都是以迎接者的姿态在接纳我!陪我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寄宿时学校规定周三探望,才下楼梯我就看见他站在那棵熟悉的广玉兰下冲我微笑,手里捧着母亲赶早熬制的鸡汤;我乘车外出,他从来都是送到车走了好远,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我常常在江心就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岸近了,他一定是我的父亲。有时候老天会突如其来地下雨,父亲也不躲,他就一件摩托车用雨衣披着,任雨水从裤腿一直浸湿到膝盖,一直浸成我心里一道心酸的风景。他说怕走远了我找不到会着急,他说习惯了就无所谓了,其实他是念念不忘唯一的一次“违约”我徒步跑回家伤心欲绝的样子。他还说了什么我都听不进去了,我只是想哭,只是想狠狠地骂自己。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甘愿为儿子一次小小的任性而牺牲自己呢,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你要知道,我现在是连他死去的头发和苍老的容颜都不敢正视了啊。

父亲在我叛逆的岁月里并没有背叛我,他一如既往地爱我,把我挑衅的攻击轻轻地顶过去,像是顶过千年不遇的洪水。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及时地站出来用平静的声音回复了那些溢美,他只是悄悄地收拾行囊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往学校的方向赶,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既然这样,我们便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每到一处他都努力而贪婪地看着,仿佛要把永久的遗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来,仿佛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华看回来。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他心中的那个梦并没有死,它还活着,它要化做浪漫樱花在我的大学开放。念及此,我忍不住心痛,为父亲,也为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猜你喜欢

  •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 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髡残为湖广武陵人氏,虽记载无多,但家庭条件应该还是可以的。自幼开始

  • 如何评价明朝权宦汪直?真假汪直是怎么一回

    汪直是明朝时期权宦,历任御马监秉笔太监、西厂提督。西厂是明宪宗时期为了加强特务统治而设立的机构,虽然开设的时候轰轰烈烈,直属西厂的校尉甚至比东厂多一倍,直属于皇帝统治。但西厂的运行却屡屡受阻,先后几次停办重开,最后还是被撤销了。西厂作为一个

  • 明朝大太监冯宝简介 冯宝是怎么死的?

    冯宝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达大太监,也是明朝有名的太监政治家。虽然是太监,但是他却对明朝的政治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内相之称。而这个影响,来源于有千古一相之称的张居正。冯保,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生年不详,去世于万历十一年。冯宝初始

  • 李自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杀星转世最根本的是土地兼并问题。朱元璋本人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从地主和农民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他用法律手段禁止地主的兼并行为,同时通过“路引制度”使农民不得四处流动。土地兼并是每个朝代都面临的问题,明朝也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土地慢慢

  • 张学良心中另一个四小姐

    蒋士云其人其事蒋士云祖籍江苏吴县,生于古城苏州。出生在商宦世家的蒋士云,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她在蒋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第四,故而人称她为“蒋四小姐”。由于其父早年进入北洋政府外交部,作为驻外使节的千金,蒋士云随父母远下欧洲,16岁时曾到法

  • 明末太监王承恩简介 王承恩怎么死的?他是

    王承恩是明朝末年太监,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生卒年不详,幼时因家境贫寒入宫,后在曹化淳名下当值受到提拔。要是说道这儿,对于王承恩大家还没有印象的话,那就再提一个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帝,虽然在位之时其政治能力并不出色,未能力

  • 齐桓公用才不“明察”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齐国国都临淄的城门忽然洞开,一大队人马举着通明的火把从城内奔出,吵吵嚷嚷地让停在城门外的载货车挪开。原来,国君齐桓公要出城迎接贵宾。在载货车队中,有个赶车的人叫宁戚,听到齐桓公要出城的消息,他激动不已,这一刻他期待

  • 范纯仁的真与率

    人称“布衣宰相”的范纯仁,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儿子。虽然有位当大官的爹,但范家子弟们从不以官二代自居,为人处世谦虚谨慎,生活中更是勤俭节约。有一次,一位朋友远道而来,范纯仁很高兴,与朋友相谈甚欢。吃饭时,范纯仁也没有刻意准备,只让家人做些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