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如何评价明朝权宦汪直?真假汪直是怎么一回

如何评价明朝权宦汪直?真假汪直是怎么一回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6:36  热度:13℃

汪直是明朝时期权宦,历任御马监秉笔太监、西厂提督。西厂是明宪宗时期为了加强特务统治而设立的机构,虽然开设的时候轰轰烈烈,直属西厂的校尉甚至比东厂多一倍,直属于皇帝统治。但西厂的运行却屡屡受阻,先后几次停办重开,最后还是被撤销了。

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汪直和刘瑾。汪直和刘瑾都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宦,汪直作为西厂的第一任提督,担任此职位之时甚至年纪不大,由此可见他有多受皇帝宠信。

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依据这两人的说法,再结合古时候的习惯,汪直接手西厂,执掌大权之时,可能就十五六岁的年纪。当然年纪虽小,但是却并不代表汪直不谙世事。

汪直原本是广西大藤峡叛乱的后代,还是幼童时就作为俘虏净身入宫。皇宫中攀高踩低都是常有的事儿,其中的险恶比之外界犹有过之。能在这种环境下,从一个做低等杂事的小太监,一路升到御马监再到西厂提督,汪直期间经历了什么想必不用多说。残酷的后宫生活,使得汪直早早的成熟,并依照自己的机灵讨好皇帝,升迁高位。

当然虽然早熟,但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到底还是有些年轻气盛。所以才有人评价汪直,说他年幼而不知事,好大喜功,任西厂提督之时,大兴案狱。

西厂本来就是属于皇帝统治的机构,是独立于东厂和锦衣卫之外的。明宪宗建立西厂,就是希望通过西厂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事情,加强自己的统治。汪直要讨好他,从而更受皇帝重用,得到更高的权柄,自然就要多办事儿。而他又不知道曲折弯绕,总是直来直往,这样一来,也就得罪了不少的人,这是他不成熟的地方。

而在权利越高,威势越大之后,汪直也难免有些骄傲自大,一举一动就带了点霸道之意。传说他在巡视各地之时,路过之处,官员尽皆臣服。甚至听说汪直要是对哪个官员无感,直接问一句汝头上纱帽谁家的?瞬间就能把人吓傻。

年纪虽小,汪直也确实是有能力的人。在担任西厂提督之时,办的案件暂且不提。只说他在建州女真侵犯边境之时,以诱敌之计,将事情圆满办妥,击败建州军队。后来他又在边疆镇守多年,使得鞑靼未曾对明朝作出更大的损害。等到他后来一被调离,边疆就出了事儿,这也能看出他的才能。

汪直位高权重,显赫一时,在当时还真有人看中他这一点,借着他的名作威作福,来了一场真假汪直的戏码。

说的是一个叫杨福的江西人,福曾经在崇王府内使手下为奴,后来被一位旧识说长的像汪直,于是就起了心思。

杨福假装汪直,那个旧识就充当校尉先导。两人一路南下,沿途经过常州、苏州、杭州、绍兴等地。所到之处,官员全都争先恐后的前来奉承,吃香的喝辣的,下面还有官员捧着,杨福过的十分逍遥。甚至于还有百姓拿着讼词前来喊冤,而杨福还真就为他们审理了。

一路所过之处,收获颇丰,简直是发家致富的首选。两人收了不少钱财,但是汪直不收受贿赂一事,天下皆知,所以最后还是被人质疑了。

到了福州的时候,杨福还依据以往那样,称有敕旨,作威作福。但是当州镇守太监卢胜询问两人有无符验的时候,两人根本拿不出来,最后被察觉。

杨福被捉拿审问,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天下震动。而汪直的威势,也由此可知。

猜你喜欢

  • 蓝钻戒指

    在我工作的这家公司里,我做着最繁琐的工作,马不停蹄,日以继夜,累得命都快丢了。最糟糕的是,鬼使神差我把从生下来妈妈就给我戴上的护身符给丢了.据说我的生辰注定我是个暴躁不安分且多灾多难的人,妈妈便从高人那里求来了这玉佛。 于是现在,心理

  • 从善如流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将军,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相遇。楚军不敢

  • 大材小用

    南宋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着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

  • 除夕守岁的传说故事

    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合起来就是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古人认

  • 宋太祖“偷菜”的传奇故事

    后汉乾佑元年(948年),开封郊外一座破庙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夜色深沉,主持老和尚正在睡觉,猛然听到窗外菜地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莫非有野猪来捣乱?老和尚翻身做起,披起衣衫,点亮灯火,到窗外查看。当时兵荒马乱,这个郊野小庙已经好几年没有收到

  • 神医扁鹊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医生名叫扁鹊,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被人们称作神医”。有一年,齐国的国王生了一种怪病,终日昏昏沉沉,蒙头大睡,叫也不醒。皇宫里的御医用了不少好药,仍不见好转,文武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

  • 鲁班造伞的故事

    从前,世界上并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顶着个大太阳,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下雨天呢,衣服给淋得湿漉漉的。后来,鲁班动了好多好多的脑筋,终于发明了伞。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

  • 唐赛儿与林三的故事

    明朝初年,山东有一个很出名的农民起义首领叫唐赛儿。她不仅双剑技艺高超,而且她的飞剑还长着眼睛”,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像有神气儿,因此,人前称她为神剑”。有人问,她这飞剑是咋学的呢?她总是回答说,偷的。唐赛儿年轻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