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8:54  热度:7℃

前几天晚上我梦见了初中的同桌,我们俩一起走出校门,路上随便聊了几句。醒来时,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以前,我第一次认识他并被他吓了一跳的那节课上。

那是一节公开课,课堂内容都练习了好几遍。临开始,老师又重新按照大小个儿,把他换到我旁边的座位。我记得他整堂课坐得笔直,动都没动。下课后等所有老师都走了,他突然坐到了地上。我吓了一跳,问他怎么了。

他说:“上课上到一半,我的凳子有条腿儿掉了,我就三条腿儿一直撑着,腿都麻了。”我说:“凳子腿儿怎么会掉啊?你怎么不跟老师说换一个啊?”他说:“前几天坏了,我简单修了一下,刚刚我不小心踢了一下,又掉出来了。公开课我又不敢动,哎哟,可累坏我了。”那时候我只觉得,他也太能忍了。

后来,他就一直坐在我身边,我们成了同桌。他妈妈那时候卖书和练习册,经常来学校给我们送货。有一次我问他:“咱们开学的时候,你妈妈卖练习册。如果放假了,怎么办呢?”

他很开心地跟我说:“放假的时候,我妈妈卖豆浆油条。现在她早晨也卖,卖完才来给咱们送书。”说完,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杯豆浆给我,说:“对了,我妈说给你带的,让你多帮助我学习。”我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他妈妈真是太厉害了,能做这么多事情。

中考时,我们考分差不多,不算太高但也不低,不知道选哪里好。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快让你妈去学校,有个讲座,赶紧去,可别耽误了。”

再后来,我们不在一个高中,我也慢慢忘记了他。重新联系上,是在大学的某个寒假。那天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谈到未来的打算,他说要出国留学。那时我也想出国读书,长时间沉浸在托福、GRE以及各种出国留学的网站上。但考虑到自己的家境,以及考试申请太难,不是很有信心和把握。

我跟他说我也有这个打算,但是估计不行,我英语没那么高的水平,而且学费太高。他说:“我要自己考奖学金。”我问他:“你怎么那么笃定?再说为什么一定要去留学,考研和工作不可以吗?”他说:“我们大家庭里,大家都不太看得上我家,我想给我妈争口气。我表哥表姐都是爸妈花钱送出国读书的,我要自己考奖学金出去。”这话我记到今天,因为它特别戳中我,当时我也是个被人看不起、想要给老妈争口气的孩子。

再后来,我们没了联系,偶然听同学说,他真的考到美国读硕士和博士了。我有很多同学都出国留学了,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唯独清晰地记得他,记得初见时他的坚持和隐忍,还有他说的那句:“我要给我妈争口气。”当年他妈妈早晨四五点就要起来准备,六点出摊卖豆浆油条。那是一个妈妈为了生活的努力和奔波,是身体中“为母则强”的一口气。

初中毕业后我再没见过他的妈妈,不知道阿姨现在是否记得我,但我还记得她。她总是梳着黝黑的马尾辫,着急地跑来跑去。为了孩子,为了家,那份努力的样子,我到今天都不能忘。

猜你喜欢

  • 田朴珺:我不是“王的女人”,他才是“田的

    田朴珺:我不是“王的女人”,他才是“田的男人”作者:于丽丽在北京十余年,田朴珺的生活地图却只圈定在南起双井富力城,北抵三元桥的狭窄区间,而且只认三个支点:家,公司和谈事场所。日常大部分时间,她都以打鸡血般的亢奋投入她的各种角色:演员、制片人

  • “走廊医生”兰越峰

    “走廊医生”兰越峰作者:李淳风 王瑞峰因举报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兰越峰坐在医院走廊“上班”已达700余天,被称为“走廊医生”。兰越峰是个偏执得可畏的人——她的对手们这样强调,她也这样承认。偏执意味着执著,所以她有的是耐心和时间,同你

  • 里基回国记

    里基回国记作者:宣金学里基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美国与中国,现在与过去……她一直在找一个答案:我到底是谁?3年前,这个美国味十足的黄皮肤、黑眼睛的姑娘踏上了来中国寻根的路。这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她的美国养父母曾答应她的中国亲生父母,等

  • 杨永春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杨永春毕业于东北师大,这是一所一类大学,但是在此前的人生规划中,杨永春是打算考北大的。“我从小就爱争强好胜,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给我的数学卷子批错了,扣了我0.5分,其实我那道题答对了。我去找老师让她把分数给我改过来,老师说:就算扣了这0.

  • 杨杨,钓鲨鱼的男人

    杨杨,钓鲨鱼的男人作者:王瑶杨杨,本名杨帆,一个生活被钓鱼占据了大半的人。一张照片上,杨杨坐在船边,两只手一上一下地扶着横放在腿上的一条大鱼,一条在我看来有一头猪那么大的鱼。然后,他嘴巴咧开,露着白白的牙齿。很显然,他极为开心。好奇是人的天

  • 鲍鲸鲸:金马奖编剧的萌世界

    鲍鲸鲸:金马奖编剧的萌世界作者:陈敏2009年,和男朋友吵了架的姑娘“大丽花”从北京来到上海,她无聊地在网上找帖子看,想稀释自己悲伤的情绪,但一无所获,于是她自己发帖,名为“小说或是指南”。帖子连载3个月,人气不断上升,吸引无数“花粉”,最

  •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作者:杨达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当时的《九华周刊》上看到过对他的专题报道,知道他是一个求学海外的盲人留学生。而得知他已是学成归来的亚洲唯一盲人医学博士,则是在此次残联组织的报告会上。中等

  • 默克尔的“稍后”学问

    默克尔的“稍后”学问作者:陈柏清四十年前可没人认为默克尔会成为带领日耳曼人跨出经济危机的人,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同学和老师对她的普遍评价是木讷、谨慎过度、平淡无奇。这个孩子在十二岁练跳板的时候,甚至能穿着泳衣站在跳板上,盯着水面,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