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4:44  热度:9℃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作者:杨达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当时的《九华周刊》上看到过对他的专题报道,知道他是一个求学海外的盲人留学生。而得知他已是学成归来的亚洲唯一盲人医学博士,则是在此次残联组织的报告会上。中等的身材,匀称而壮实的体形,色调明朗的着装,映衬着白净的肤色,整体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文气。特别是那颗头颅,浑圆而饱满,面颊丰腴,庭宇开阔,属于常见的智慧型,或是骨相学所谓的福相。如果不是那副墨镜和那根盲杖的“告密”,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达官或贵人。呵呵,开个玩笑。

说来有缘,两天半的报告会上,我俩都是比邻而坐。车上与会后,也有过几次随意性的交谈。原认为盲人因目无所视会养成好静之性,但他的健谈颠覆了我的认知。他喜欢交流,而且很主动,对问题或事物的表述与阐释力求明白,特别是对地名与方位,还有许多的哪怕只有短暂交流的人,他都记得很清晰。由此可见他卓越的空间感与记忆力。这也许是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与艰辛的学习生涯所训练出来的一种异能吧。

以上是我对他的一点粗浅的印象。说实话,听他的报告,尽管几乎每场谈及他的苦楚,特别是说到他的母亲,他都会泣不成声,或哽咽难言,台下也有人拭泪,但我并没有多少的触动。对于苦难与辛酸的感受,我们都已曾经沧海,心似乎早已叠痂成茧。再说,在黑暗中生活了近三十年的过程,能用三十分钟的演讲道尽其中的悲情沧桑吗?

所以,如果他不赠我他的那本自传,我不能说,我对他有什么了解。因为了解不同于印象。了解是一种深度的认识,那是需要用心去体认,去交融,去共振。

我是用今天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逆境》。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过这样投入的阅读了。尽管我不赞同《逆境》这个书名——因为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个生命都是顺流而下的,命运也为每一个生命都设置了或大或小的障碍,也许我们这些特殊的个体“偏得”的多些,重些,所以我觉得这个书名缺乏了一种个性,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有的,甚至独一的,何况还是自传。——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在阅读过程中以及读完之后那来自心底的震动。

是的,震动,因为我听到了一颗心灵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我看到一双没有一丝光感的眼睛,是怎样在黑暗中“看了”光明。

一个后天的盲人与一个先天的盲人在痛苦的感受上是大有不同的,只在于他(她)曾经看见。是的,他看见过这个世间的光色与形物,他看见过自己挚爱的亲人,他看见过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从这张通知书上振翅起飞的远大的理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不可预知的日子里,像他七岁时猝然离世的父亲那样,在他的眼前突然消失了,就像一个舞台演员,正表演得兴致勃勃,突然间所有的灯光消失,场景消失,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惧?我是没有体会。我也相信所有没有相同“身受”的人是无法与之“感同”的。从此,脚下的路与心中的路一片浩茫。不走了吗?人生到此就停步了吗?可腿脚还是有力的,心,还在跳动。可路在哪里?路,在哪里?能走不走的生命,形同坟墓;想走却走投无路的生命,无异囚徒。他被命运抛置在一个不着边际的盲点之上。

然而终究要感恩上天。他因一个“必然”的理由为我们关上一道门,同时,也用一个“偶然”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上天仁慈的明证。而一切怨天之言尤人之气,不过暴露了人性的狭隘与愚昧。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不应遭受不幸,正如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一定得到幸福。何况,没有了“不幸”的比照,“幸福”将如何定义并存在?

而他的那扇“窗”是这样“偶然”开启的:他的一个朋友从广播电台听到美国海德里盲校在中国福州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正是这一个“偶然”,使他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仅三天的时间掌握了认读汉、英盲文的方法,进而学会了从手工锥刺到机器打字的盲文书写。这其中的含辛茹苦在这里可以忽略不写,我想说的是,当他的手指触摸到盲文的第一个凸点时,他就已经触到了一个崭新而辽阔的世界。从此,他的人生正是从这第一个凸点出发,跨出国门,东渡扶桑,西达美洲,从日本盲校走进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美国帕默整脊大学,当他再走出这所学校时,已是另一重身份——亚洲第一位盲人医学博士。

即便是宦富子弟,有着强大的人脉和财富支撑,做出这样的成就已属不易,何况他出身贫寒,仅凭着一种信念,“盲目”地深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异国他邦,除了对自身各种能力的坚定自信,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世界很多慈善机构与人士对他的各种襄助)而撑起这份自信,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一个生命的枯朽与蓬勃,沉落与升华,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除了道德的基准,我想也是由此为测度吧。

而这一点,正是我所感动的。相对于他所获得的那些荣誉,这才是一个生命本质的体现与价值,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对人类精神的伟大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称他为盲人,他用一双布满血痂的手指,触摸到生命的质地,从而洞亮了命运的盲点,看到了“光”——照亮了他生命的“创世”之“光”!

于是,正如他的名字——李雁雁所昭示的,他在飞翔,向着光明飞翔!

猜你喜欢

  • 太平公主的丈夫是谁?太平公主生了几个儿子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小女儿,自幼时起就受到父母的极致宠爱。等到女儿长大之后,她的婚事自然被父母看的重之又重。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是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婚礼场面盛大,举国同欢。唐朝公主出嫁,按礼多在黄昏之时,太平公主的婚礼选在离长安不远

  • 孝庄太后生了三女都是谁?她们结局如何?

    清朝有两位非常出名的太后,清初的孝庄和清末的慈禧。两个帝国尊贵的女人,像是相对的两极。一个辅佐帝王朝政,培养出千古一帝的康熙,后世多美誉。另一个专权擅政,将皇帝变成傀儡,被后世批评为亡了大清的女人。本文要给大家讲的是孝庄太后,一个有福气的女

  • 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亲女和硕怀恪公主简介

    胧月公主,是《甄嬛传》女主角甄嬛的长女。当初甄嬛生下她之后,便心灰意冷自请出家礼佛,所以胧月公主被敬妃抚养长大。胧月公主在剧中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她作为甄嬛的亲女,却在剧情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首先甄嬛回宫之后,敬妃害怕胧月公主被甄嬛夺走,差点就

  • 汉武帝李夫人简介 李夫人为何受宠?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你听过这首歌吗?那你知道汉武帝曾因为这首歌,而纳过一位美人入宫吗?这位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就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李夫人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

  • 兰陵王高长恭的王妃是谁?兰陵王妃结局如何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美男美女总是最受欢迎和关注的。不知千百年前的北齐少女们有多少对年少有成的兰陵王芳心暗许,又不知最后是哪个幸运的女子嫁给了他,成为了兰陵王妃呢?在电视剧《兰陵王》中,高

  • 白莲教创始人茅子元简介 茅子元为何创白莲

    白莲教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就算不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多数也是听过的。许多清初电视剧中,都有白莲教的设定在。因为电视剧以及一些小说的关系,大家对白莲教的初始印象应当就是反清复明。除了这些,你们还了解更多吗?其实白莲教不止在清初倡导

  • 袁天罡之子袁客师简介 袁客师厉不厉害?

    历史上奇人不少,袁天罡算是一个。他的大名能享誉古今,要归功于他与李淳风所作预言奇书《推背图》。《推背图》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为唐太宗李世民所作预测国运之书,内容以图画、箴言、律诗结合。后世人解析,发现内里所预测大事与历史走向基本相同,让人惊异。

  • 大月薰是谁?浅田春是谁?

    之前已经为各位介绍了孙中山的原配妻子卢慕贞,本文则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孙先生在日本的妻妾。虽然是日本籍,但是这两个女子也只是普通女人。妻子名为大月薰,妾室名为浅田春,二人都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结识的。首先来说大月薰,这是位长的非常漂亮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