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攀崖选方丈

攀崖选方丈

收录日期:2025-11-20 21:52:03  热度:10℃

某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准备接替之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替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明坚,一个叫明远。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明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还顽强攀爬,当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时,捧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而身体强健的明远,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之后明远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定他为接替之人。

众僧不解,高僧微笑解释道:寺院后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于明远,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师盲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对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擎爬悬崖,是师出奇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

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住持,寺庙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猜你喜欢

  • 心应有常闲

    一般人以为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越走越慢,以至完全走不动。很

  • 包容的人生里,不会有伤害

    当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时,请不要去抱怨生活,因为抱怨好比是给生活增添了苦涩,而这种苦涩会像流行感冒一样传染给后面的生活。相续的阴霾,生活自然会变得消极黯淡。生活的天地如此宽阔,我们没有必要在彼此摩擦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人生在世,大度一些,容别

  • 人生需要“赶一程”

    刚赶到车站,气还没有缓过来,就看到女儿拖着一个偌大的旅行箱正通过安检出口。我轻轻吁了口气,朝她挥了挥手,她笑得一脸灿烂,叫着“妈妈”,燕子般地向我飞来,在我热得通红的脸上印上一个深深的吻。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仿佛空气中都流淌着一股甜蜜,满

  • 给人生一个删除键

    父亲脾气暴躁,不懂得疼人,又是个大孝子,母亲嫁过去以后,受了不少委屈,吵架是家常便饭,父亲吵不过,便拳脚相向。记忆里,母亲总有流不完的眼泪,双眼红肿还在地里劳作。父亲也不会照顾人,那年母亲胆结石做手术,他倒寸步不离守了母亲一周,却一点也不称

  •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女孩在向同学不停地抱怨她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女孩说的那位法国老夫人,是个因体胖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

  • 指责别人,等于惩罚自己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慢慢地产生了厌倦尘世的感觉。一天,他来到一座寺庙,想请一位得道高僧为其指点迷津。年轻人说:“大师,如今这世道实在太险恶了,处处充满了冷漠和陷阱。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互相倾轧,争得你死我活。人

  • 先装大柴禾

    和父亲、姨父、表哥上山砍柴。我们骑电动三轮车,去往老家的竹林沟里。竹林沟里的柴禾多,尤以青冈为最,是最适合冬季熏制腊肉的木料。到达地点后,我们下了车,拿着斧子钻进林里,差不多半早上的工夫,就砍了不少柴禾。从山上一棵棵地搬出砍好的柴,然后准备

  • 不忧昨日,不期明日

    每天旭日初升的时刻,一对白头翁就会飞来阳台的朱槿花上唱歌,或者在花上吃花蜜,或者在水盆里洗澡。它們的歌声清雅嘹亮,不像鸽子那么喑哑,也不像麻雀那样吵闹。它们也不怕人,总是自顾自地唱歌,一声大过一声,有时细眯着眼,看着在旁边喝茶的妻子和我,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