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忧昨日,不期明日

不忧昨日,不期明日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1:51  热度:10℃

每天旭日初升的时刻,一对白头翁就会飞来阳台的朱槿花上唱歌,或者在花上吃花蜜,或者在水盆里洗澡。它們的歌声清雅嘹亮,不像鸽子那么喑哑,也不像麻雀那样吵闹。它们也不怕人,总是自顾自地唱歌,一声大过一声,有时细眯着眼,看着在旁边喝茶的妻子和我,仿佛在问,好听吗?未等到我们的回答,翅膀一拍,腾空而起,飞向远方的山林。小鸟远去的背影,留下了一则无声的讯息:“是日已过,明日再会。”我们和小鸟有个约会,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刻。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在百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和有缘的人有个约会,在广大的时空中,我们必会相逢,我们会细眯着眼睛,互相探询内心的消息。遗憾的是,我们不像小鸟那样单纯、那样坚定,我们总是纵使相逢应不识,情已逝,心如霜,不要说确信三生三世,不要说记得前世今生,若能确定明日的一饮一啄,了知心中的一小段歌诗,就能定格那幽微的幸福了。遗憾的是,青春的日子亦如小鸟,一只一只地飞去了,你可以追忆,却不能重返,或者有憾,或者无情,或者情深缘浅,或者缘尽情了……就如同退潮的海岸,泯没了昨日的足迹。昨日,我是否全心全意地活过?明天,我是不是能尽情尽意地活着?我把眼前的一杯茶一口饮尽,思及禅师说的语意:喝茶的时候喝茶,不要百般需索;吃饭的时候吃饭,不要千般计较。只要在时空交会的此刻,看见那一瞬的美,体会这一刹那的深情,安住于此一当下的心境,一瞬即是安顿,一刹就是止息,当下一切无忧!

“穿越”不可解的迷思,这个世界迷恋“穿越”已经很久了,中国在近几年特别着迷。在时光中穿越,一直是人的梦想,我们梦想能回到遥远的过去,与许多生世的情人会面;我们也梦想能飞越太空,在另一个星系,与有缘的人相逢。但时空穿越有两个不可解的迷思,一是在渺渺大千中,如何精确地回去那一个接点,若找不到那个接点,一错永错,连“现在”都在时空失落。更严重的是,你回到那一个定点找到你爱的人,原来的你又何在?在时间的轴线,不可能有两个你同时存在;在空间的梭线,不停止的流转,也不可能有同一定点的你。你与你在小路上相逢,识与不识?唯一的可能,是“梦”与“现实”,而不是穿越。曾经在现实失落的,只有在梦里找寻,而在梦里失落的,又要在何处找寻呢?“穿越”实不可能,只是透过想象对现实人生的安慰罢了。一瞬连着一瞬的人生,是连“穿越”的空隙都找不到的!

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教我们摄影的日籍教授,曾说过摄影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瞬间”。“决定性的瞬间”就是按下快门的一刹那,是摄影者全生命的凝聚,掌握时空错落的一刻,“相会一刹那,转身即天涯”。不会摄影的人,按快门如乱枪打鸟;善摄影的人,一击即中。在四十年前专注于摄影并不简单,用的是手动相机、进口的柯达胶卷,拍完照片,要把胶卷寄回柯达的美国公司,冲洗好再寄回台北,来回一月有余。一个多月之后,看到照片,才知道那“一瞬”的捕捉有多么重要,没有捕捉的一瞬,就永远失去了。人生亦然如此,如同火车的分轨之处,我们失去一个交会点,一生可能就展向两头了。前念后念,不相顾望呀!在生命的观景窗,向外抓住人我相会的一瞬;向内,则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的一瞬。来则应,去则不留,唯有当下的一瞬,饱满热切、充满能量,才是生命安心的所在。

似水年华的美好时光中,人生能有多少个一瞬呀!青年时代,总觉得时间还很长,到了六十岁,才感到“来日方短,去日苦多”,一瞬少过一瞬。欣喜的是,透过写作,时间有了许许多多的定格,在某一个时刻,灵感来临,“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留在心版,也留在书册,成了似水年华中的美好时光。那确定的一刻,不忧昨日,不期明日,成为作家幸福的一瞬。

猜你喜欢

  • 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一天,唐文宗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近来人们对朝廷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您派郭宁做

  • 好逸恶劳

    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治病的时候,却常常发生治不好的情况。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嫔妃的称号)得了病,

  • 后来居上

    汲黯(àn)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担任主爵都尉——一个主管地方官吏任免的官职。有一次,汉武帝

  • 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一个医生,很喜欢给别人介绍水果的吃法。有一次,他在介绍生梨和枣子的功用时,说道:“吃生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对人的脾脏有害处。吃枣子则恰好相反,对脾脏有好处,对人的牙齿却有害处。”旁边有一个呆子听了之后,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倒

  •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接

  • 挥汗如雨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晏子,能言善辩,非常机智。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因为他是一个小矮个儿,所以楚国的门卫想戏弄他,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看到这种情况偏偏不进去,他说:“我听说,人有人门,狗有狗洞。出使狗国的人

  • 倒行逆施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叫伍奢,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伍尚,小儿子叫伍员。伍奢和费无忌都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师。费无忌是个奸恶小人,常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楚平王听信谗言,把太子派到边境做官,让他远离自己。后来,费无忌又诬陷太子阴谋反叛。楚平

  • 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有一位神医名叫华佗(huàtuó)。他救死扶伤,医术高超,给人治病的时候总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诊断,并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敬仰。有一次,两个地方上的小官吏倪(ní)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里看病,碰巧的是两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