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魏元忠借盗护驾

魏元忠借盗护驾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9:48  热度:8℃

唐高宗时,京城长安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灾荒,粮食绝收,一时间灾民遍地,最后就连皇宫的膳食都受了影响,于是高宗决定,移驾东都洛阳。一则,从其他处调粮,耗资过大,二则高宗心比较善,想让出粮食,供百姓们渡过难关。

消息传出后,宰相长孙无忌就大吃一惊,第二天早朝上出面阻止,最后说道:“从长安到洛阳路途遥远,臣闻如今盗贼四起,灾民遍地,这一路上若发生闪失如何是好?”

高宗说:“有御林军护驾,难道还会发生意外?”

长孙无忌连忙摇头说:“臣不是担心万岁安危,而是担心其他变故,比如盗贼和匪徒,若被他们得手,失却了重要物件,那可就麻烦了。”

高宗沉吟了起来,是啊,移驾相当于搬家,这么多人、车、物浩浩荡荡的,丢件宝贝事小,要是丢了重要的奏章或官印等,那就麻烦了。可若不移驾,难道真从各地调粮?这太得不偿失了。

高宗正迟疑间,就见监察御史魏元忠走了出来,叫道:“万岁,长孙大人虽言之有理,但为我大唐江山和百姓着想,臣以为无论有多大困难,还是移驾为上上策。”

长孙无忌听了这话,心里就不高兴了,你魏元忠是为大唐江山和百姓着想,我就不是了?你怎么说话呢。但毕竟是宰相,不露声色说道:“照此说来,难道魏大人有了好办法?”

魏元忠愣住了,随即摇了摇头说:“暂时没有,但办法总会有的,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必会想出好办法。”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说:“原来如此。好,我也正有此意。”说完环视着满朝文武,大声说道:“哪位大人有好办法,能使万岁及我等众人安然去洛阳?请直言。”

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好半天没人吭声。高宗有点坐不住了,提高声音说:“各位爱卿,事态紧急,我等在长安多待一天,就等于抢了百姓的一天口粮,拖延不得啊。”

可依然没人吭声。长孙无忌眼见冷了场,连忙说道:“万岁仁德,但此事事关重大,臣看还应再商议商议。”

“商议什么?”突然魏元忠神情激愤地又叫了起来,“我看各位大人恐怕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怕受一路的风霜之苦,不肯想办法吧。”

这句话,等于炸开了颗重磅炸弹,刚才还安静异常的朝堂上,立刻就开了锅,这位红着脸叫:“一派胡言!”那位痛哭流涕地磕头号道:“万岁,臣无能,请罢免臣的官职吧!”

高宗气得胡子翘起老高来,你这是商讨办法还是搅局呢,喝道:“大胆魏元忠,竟敢在朝廷上狂言乱吠,给朕退下!”

哪料魏元忠却一梗脖子说:“臣身为监察御史,仅是据实而言。灾害发生后,有些大人依然花天酒地。臣看,不逼逼他们,他们是绝不肯同万岁和百姓,共渡此难关的。”

高宗气得差点没蹦起来,就动了杀心。正这时,长孙无忌开了口:“万岁息怒,臣以为应先商讨是否移驾,如何移驾,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高宗压了压火,说:“朕心已决,五天后移驾洛阳,无需再议。至于路途防务安全……魏元忠,就由你负责,倘若路途之上,有稍许闪失,唯你是问!”说完,一摔袖子退朝了。

魏元忠有点傻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好久,长叹一声走了出去。回府后,魏元忠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闷着头想办法。越想越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谓民以食为天。从长安到洛阳千里迢迢,先不说各地聚啸山林的匪徒为患,能否安然走出长安附近的重灾区,都是个未知数。老百姓饿得眼都绿了,虽知道是皇帝,不明着来,但小偷小摸就防不胜防。而且万一官兵杀戮过重,再激起民变来,那就坏了。整整一晚,魏元忠愁得都没合眼。

第二天,魏元忠黑着眼圈来见高宗,陈述自己的防务措施。高宗的火气早就消了,知道昨天自己太挤兑魏元忠了。可君无戏言,也只能如此了。听魏元忠说完后,摘下佩剑,递给魏元忠说:“魏爱卿,朕赐你把尚方宝剑,一路上若有人不听你调遣,可先斩后奏。”

就这样魏元忠马不停蹄地忙活了起来,可令人奇怪的是,折腾了三天后,魏元忠却突然消失了。御林军统领找他汇报最后的防务方案,他没在家。长孙无忌找他来最后确定各大臣沿途上的分工,他还是没回来。俩人想走可又不敢走,只得等着。直到太阳快落山时,才见魏元忠拉着一人的手,亲亲热热地回来了,进门后居然哈哈大笑着说:“我去请这位布衣贵客,让两位大人久等了。今日天色已晚,我看还是明天再商定吧。”

长孙无忌和御林军统领气得脸都绿了,看了眼那位贵客,又狠狠瞪了眼魏元忠,站起身走了。

转过天来,长孙无忌和御林军统领又赶了过来,却见魏元忠和布衣贵客正在杀棋。魏元忠嘿嘿一笑说:“两位大人稍等,待杀完这局棋后再议。”俩人气得差点没过来扇魏元忠的嘴巴。等着吧,谁让人家有尚方宝剑呢。

终于棋杀完了,魏元忠站起身说道:“两位大人,不必再商讨了,未出重灾区前,所有防务事务,皆听从于这位布衣贵客。出得重灾区后,军事防务由御林军统领负责,其他防务依然听从于布衣贵客。”

长孙无忌和御林军统领惊得张大了嘴,都盯着布衣贵客上下打量着。这是什么人?居然能让魏元忠这头犟驴这么优待和信任?

魏元忠又是一笑说:“两位大人不必惊异,待安然到达洛阳后,我必如实说明。但在未到达洛阳前,还请两位大人皆听从布衣贵客调遣,事关重大,切勿有失,不然……”说到这,魏元忠指了指供奉在香案上的尚方宝剑,不再吭声了。

就这样五天后,高宗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移驾洛阳的路程。魏元忠像个跟班一样,跟在布衣贵客身边。布衣贵客让这位去东,魏元忠立刻下令;让那位去西,魏元忠也连忙遵从……所有大臣既惊又恨——居然被一个狗屁布衣指挥得团团转。魏元忠,有本事你这一路上别出事,不然非要了你的命!

可事情就这么奇怪,在重灾区时,虽大臣们被折腾得团团转,却果真什么东西也没丢,倒是抓了好多蟊贼,有些被留下当了帮手,有些被释放了。随着离开重灾区,盗贼虽少了很多,却经常有面相凶恶的人远远地跟着,一开始都以为是要抢东西,可越看越像是沿途护送。跟着更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离洛阳越来越近,大臣们除了吃饭睡觉外,居然什么都不用再管了。

一片称奇声中,长孙无忌却笑了,暗中叫道:好个出人意料的魏元忠,此布衣贵客,必是绿林豪强。

还真让长孙无忌猜对了,这位布衣贵客,在江湖中可大有来头,人送外号呼啸天。曾是江湖神偷,后来发现偷盗为江湖人士不齿后,便拜一位绿林豪杰为义父,苦练武功,很快就在江湖中扬名立万。被官府抓捕前,已成江湖老大级别的人物了。那天,魏元忠突然意识到,高宗这次移驾洛阳,等于是行走了趟江湖,就连忙跑到大牢里,去寻找位有影响力的江湖人士。事就这么凑巧,找到了呼啸天。于是魏元忠在狱中“招安”,把呼啸天请了出来。

自然有呼啸天在,既精通盗术,能有针对性的预防,又有江湖影响力,各地匪徒都买面子,所以高宗这一路下来,安然无恙地就到达了洛阳。清点人员,各个都在;清点物资,上至皇帝御用品,下至马夫的马鞭,一钱一物都没少。

高宗高兴,听完魏元忠的详细汇报后,赞叹道:“一直以为魏爱卿性情刚正,仅能做个谏官,却没想到,居然还能因材任能,用强盗作保镖,真是谋略过人。”

魏元忠不好意思了起来,说:“万岁过奖了,臣不敢贪领赞誉。其实,臣能想出这个办法,也是被逼的。因而臣还是认为,倘若当初在朝堂上,多逼一逼各位大人,说不定就能逼出比布衣贵客更好的办法。”

猜你喜欢

  • 成龙的情怀

    一首歌,旋律简单美丽,记住它吧,今后不论去到哪里,当你哼唱时,温暖就进驻你的心灵。他的率真,让朋友感佩;他的爱心,让世界温暖。他是功夫巨星,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他的粉丝;他是性情中人,情真意切处或潸然泪下或慷慨陈词。他,就是成龙,一位被

  • 海岩:有心人的世界

    22年前,畅销书作家海岩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偷偷摸摸地写一部长篇小说。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写呢?因为海岩只读了四年书,连小学都没毕业,他怕别人说自己“不务正业”,怕别人说自己“好高骛远”。海岩就是在这样

  • 我爱江湖

    今年冬天来得早,十月已经一片萧条的景象。以前喜欢冬天,看鲜花败去,杨柳无色,总觉得于光秃秃中可洞悉世界本质,灰乎乎的色彩倒也有种坚强味道。但今年冬天却怕了寒冷,中午落入房间的阳光也少了往年的力量,远处锅炉房偶尔传来的铁器碰撞声远没了以前的空

  • 周有光:从小学到大学

    育志小学进小学的印象我到今天还记得,那时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小学,听说已经创办了两个学校,我们这个小学是第三个。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把庙收拾收拾,就成了小学。那个房子里面都是麻雀窝,麻雀多得不得了。小学生很淘气的,我们下了课,搞一个梯子爬上去

  • 及时雨胡适

    话说胡适当北大校长的时候,有个学生因生活所迫要辍学。胡适得知后,表示一定会资助他,要他继续学业。开学前,胡适将此事交代给夫人江冬秀,自己出差去了,回来却发现夫人根本没给学生交学费,夫人说照胡适这个资助法,他早晚有一天得靠别人资助。胡适大怒,

  • 鲁迅与车夫的几件小事

    20世纪上叶的旧中国,人力车夫作为下层社会的一部分饱受歧视和压迫,甚至有大学教授说:“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但鲁迅就在这个时候写下了震撼心灵的《一件小事》。发表于1919年底的这篇小说,让人们感受到了高尚人格的力量:我这时突然感

  • 一本书的命运

    1988年初,一家著名文学杂志在当年的第一期以专栏的形式推出了一位上海学者的三篇散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立即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北京、天津等地几家知名出版社都来信和作者商讨出版事宜。就在作者考虑该把自己的稿子交给哪家出版社的时候,一天,

  • 郑板桥智断遗产案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