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底层感情生活

底层感情生活

收录日期:2025-11-20 23:25:18  热度:9℃

又一家邻居上了电视,据说采访车来的时候,小区里大妈都很激动,几乎前呼后拥着一起去围观。

上海台的王牌调解节目主持人柏阿姨从采访车上下来,把当事人的门拍得砰砰响,老年男子刚探出头,想把门关上,柏阿姨就气盖山河地拉开门:“不要搞,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

问题很简单,上门女婿忽然被老丈人一家赶出来,法院已经判决离婚,男人无法接受这现实,决定到柏阿姨处要个说法。

这事有点像那些绝症患者,西医宣布无药可医已经不治,可他们不甘心等死,开始找中医想想办法。

所有调解节目都在解决法庭解决不了的问题,准备给世人一个公道。

上一个上电视的邻居,故事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离异妇女,她找了个准备再婚的男朋友,因为家庭条件优渥,有三套拆迁房,于是男方把老父老母从老家请过来,侵占了女方家的一套房子。女方父母不乐意,他们更想出租,男方觉得没这种道理,给自己父母住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还有没有点亲情人性?

男方觉得自己找个离异再婚的已经够亏了,作为一种补偿,他还拿了女方家里十万块钱。等女方忽然回过神来,发现跟此男结婚是奇耻大辱时,她既没有赶对方一家人走的能力,也讨不回那早就用掉的十万块钱。

于是只好一家三口,她和父母,齐齐坐在电视台演播厅,声泪俱下要求一个说法。

据说节目播出后,男方感觉颜面扫地,房子退了,钱还了,从此人间蒸发再无消息。女方虽然钱和房子都拿回来了,也有一些大妈称不划算,这么一抛头露面,将来还找得到男人吗?

不到万不得已,乡下人绝想不到要上电视。现在被赶出来的这位上门女婿也是如此,必须要讨个说法。他现在只能暂居父母家,但父母的房子属于大儿子,已经做了上门女婿就没有回头路,为了还能有片瓦遮头,有张床睡觉,他唯一的诉求就是不离婚。

此人在电视上一脸义愤地展示了很多证据:老婆常年不上班,唯一一次去超市收银还因为小偷小摸被辞退;闹离婚后他还偷偷跟踪送小孩上学的老婆,居然成功抓了次奸。抓完奸后,老婆跪下来说对不起,两人居然就一起高高兴兴去镇上吃饭。

男人特地录了音,吃饭时女人说:“老公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老公居然扑哧一下笑出来,说:“那你以后不会跟他在一起咯?”女人说:“嗯,我肯定跟你在一起。”简直一派其乐融融。

后来之所以被赶出来,是因为他欠了巨额赌资,老丈人一家不想冒着房子被抵押的风险。可他还是要上电视,博一个机会,渴望告诉所有人,像他老婆这样的人,也就只能配他这样的男人。

节目播出后,你猜怎么着?小区大妈们居然真的个个向老丈人一家建言:“不如复婚算了,你女儿这样,再要结婚谁会要呢?”

底层感情生活,跟真正的感情完全没什么关系,不是充满了道德建设,就是全部从实利角度出发。房子永远是夫妻反目或者情人结仇的最大理由,而一个男人想要打倒一个女人,拿出来的总是她并非循规蹈矩的证据。

一个丈夫再烂赌成性,只要他老婆也有不规矩的地方,他就一下有了要求道德法庭再次审判的机会。

本地人手里握着几百万的房子,工资永远是尴尬的三千块月薪,那房子当然就成了不管怎么坍台都要得到的东西。

至于真爱、自尊,这些暂时都可以忽略不计。人的尊严只在拥有栖身之所后,才能站起来说话。

那男人是28岁时相的亲,当时他说他并不想结婚,但周围的人都在劝他,年纪这么大了凑合先结吧。7年后他果真应了命运的安排,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凑合下去。

猜你喜欢

  • 三秒钟定则

    神秘的三秒钟节奏 而此前,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就曾表明,人类行为的三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三秒钟,要么是三秒钟的倍数; 摄影师拍照片时

  • 人生三种遗憾

    人生有三种遗憾,即完成心愿、不能完成心愿、没有心愿。 完成心愿,一下子失重,没有力气把自己提起来。多番挣扎、努力、痛苦、不眠不休、头悬梁锥刺股、双目因紧盯目标而发出光彩,一旦到达,前面已无路。欢欣过后,万般冷寂。要一直抖擞下去,除

  • 信任是一种稀有元素

    A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 那是开学不久后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澡堂洗澡出来,顺路到学校后门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当时我身上只剩两块钱,因为在家乡理发都是两块钱,我就懒得回宿舍取钱。理完发,当我掏出两块钱结账时,理发

  • 印象决定命运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何来印象决定命运?吾非故托危言,以鸣其高,实在其来有自。 大家常常对曾国藩的用人津津乐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给他推荐三个人,他没经过谈话,没经过组织考核,没经过群众打票,就凭几分钟观察,不费任何口舌。就决定了

  • 自嘲是最安全的幽默

    在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嘲笑自己,是玩幽默时最安全的方法。敢于把开玩笑的矛头指向自己,笑自己无能,谈自身缺憾,这在人人都抢着维护自尊的年代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豁达的心境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太太听说骑马对减肥有效,于是不

  •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有一对夫妻带儿子前来寻求咨询,谈话中讲到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儿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头撞在桌子角上。他接下来的反应是,责怪桌子角不好,一定要把桌子角锯掉。他哭着闹着,不依不饶,最后父母只好找来一把锯子把桌子角锯掉,这事才算

  • 从“行人”到“乘客”

    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哪儿去了呢?那些笑逐颜开、边走边聊的早班人,那些按时回家的自行车铃响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

  • 苏童太太的三声冷笑

    在一次文学交流活动中,作家苏童遇到一位女性读者,她表示非常喜欢苏童的作品,从《妻妾成群》到现在的《碧奴》都读过,感觉作家对女性有着持之以恒的关注。 这让苏童哭笑不得。他解释说,自己写《妻妾成群》的由头并非关注女性,而是想完成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