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从“行人”到“乘客”

从“行人”到“乘客”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8:53  热度:10℃

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哪儿去了呢?那些笑逐颜开、边走边聊的早班人,那些按时回家的自行车铃响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

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我们腿脚的使用率已低于人体其他部位,它甚至很少被放置到地面上我说的不是地板。有足而不用,与无足等耳。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三小时,那是一种天天出差的感觉。一家伙恶狠狠道:天天仨小时!练书法我早成了大师,下围棋我早晋了八段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堵、挤、抢、搡、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骂娘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什么情况下,漫步会成为城市的主题?人会心甘情愿地安步当车呢?

除城不能太大,任意两点间不能太远,还有两条:一、沿途空间应有舒适性和愉悦感,不乏味;二、人的生活节奏相对舒缓,不焦灼。

一个城市是否对脚友好。看人行道即一目了然。人行道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直接反映出对脚的态度。而普遍现状是:人行道的待遇太差了,较之宽阔的车道,它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被严重冷落,甚至被侮辱。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想了半天,我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湖上笠翁李渔最懂步和行的关系。在《闲情偶记》里,他向沉湎车马者建议:使乘车策马之人,能以步趋为乐,或经山水之胜,或逢花柳之妍,或遇戴笠之贫交,或见负薪之高士,欣然止驭,徒步为欢,有时安车而待步,有时安步以当车。

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故只从美学上衡量废足的损失,若换了现在,无马可策、无辔可驭。唯有屁股冒烟的汽车,这位绿色享乐者恐该气急败坏了。虽发掘出很多足乐,但显然,他对沿途空间企求太高:山水之胜,花柳之妍,负薪之高士也就是说,行步之趣须魅力风物相伴,心旷神怡,方举目皆景,否则即纯粹累足之苦。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说出一重要观点:城市要饱满,须保证大多数街段要短,也就是说,在街上很容易拐弯。在北京,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是胡同。其一砖一木都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也有趣重要的是,你能与它对话,一副门礅、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一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个有趣的信息体。

当走路成为一件乏味的体力活,兴致即衰了。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满足运动一下筋骨,寂寞而出,索然而归。在广州,厦门和泉州的老城,我邂逅一些残破的旧骑楼,它们身处繁华,临街倚铺,探出一溜檐廊来,衔连几百米。可遮风避雨挡晒。据说该设计曾风靡于南洋,和古廊桥相似,它处处体现对行人的召唤与体贴,可谓关怀备至,非常温馨。

北方的林荫道、风雨亭,南方的骑楼、廊桥,都是漫步文化的产物。或许车马稀少之故,祖先在建筑上极其呵护行人和散客。现代场馆则相反,重车辆重利润,泊车位、停车场,设施服务皆一流,但一个过路人休想从建筑中得到免费的好处。

给双足一块有力量的落点吧,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

猜你喜欢

  • 从天鹅身上得到的启示

    领头的天鹅拍打翅膀是在告诉后面的天鹅“起飞”,一群天鹅组成“V”形的飞行队伍后,飞行速度比独自飞行快71%。当一只天鹅掉队了,它会尽力利用其他天鹅给的“提升能力”迅速飞回队伍。因此,天鹅们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队伍的完整性。启示:如果我们有天鹅

  • 父爱常青

    我的老父亲不善表达,但我心里清楚,他是爱我的。我对父亲院子里那个小菜园情有独钟,平时我把“绿色蔬菜”挂在嘴边,每次回到老家都会一头扎进那个青青的小菜园。于是,父亲就格外精心地打理小菜园。小菜园里的绿色蔬菜太诱人了,油菜、青菜、芹菜、韭菜,全

  • 蝴蝶梦

    晴空丽日下,蝶与花在卿卿我我,窃窃私语。蝶恋花,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这些千古爱情佳话一样,蝴蝶也想拼尽全力在爱情这本大书上挥毫泼墨,留下一幅拿得出手的画。蝶的最初,只不过是一只青涩的小虫卵罢了。一日一日地壮大、饱满

  • 穷的原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改变马云在一次以“35岁你还穷,活该你穷”为主题的演讲中说:“你穷,是因为你没有极度渴望成功的野心!你穷,是因为你没有燕雀缺乏的鸿鹄之志!你穷,是因为你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怯懦!你穷,是因为你缺乏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勇气和巨大决心

  • 非诚勿扰

    燕子是我的学妹,她和大鹏认识是我介绍的,大鹏是我的死党。燕子看似大大咧咧的,其实心很细,会做饭,懂得照顾人,是居家过日子的那种好女孩。我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就把她介绍给了大鹏。刚开始燕子是不愿意的,嫌大鹏比她大,还说大鹏太帅不可靠,但

  • 人生不只如初见

    一直喜欢这样的两句词,一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是“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两句词都是清朝词人纳兰容若写的,都是写爱情的佳句。对于纳兰容若的词,笔者是极其喜欢的,尤其是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里,曾经在失眠的夜里,一遍遍地细读纳兰容若的《饮水词

  • 红军第三次过草地的悲壮轶事

    01望眼欲穿的两千名伤病员、护理员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张国焘率军北进甘南岷州地区。6月下旬,李先念率89师和许世友率骑兵师为先遣,出发北上。接着,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布《二次北上政治命令》。7月上旬,朱德、徐向前、董振堂分

  • 周恩来秘书说出来的那些“秘密”

    艰难时事下的殚精竭虑有人曾问周恩来秘书纪东,毛主席和周总理还有其他领导人,平时相互往来是不是很经常、很随意,像串门、走亲戚一样?纪东说,毛主席与周总理之间的联系沟通,大体上也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写信,书面来往,这是最主要的方式;二是通过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