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0:14  热度:10℃

有一对夫妻带儿子前来寻求咨询,谈话中讲到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儿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头撞在桌子角上。他接下来的反应是,责怪桌子角不好,一定要把桌子角锯掉。他哭着闹着,不依不饶,最后父母只好找来一把锯子把桌子角锯掉,这事才算了结。

后来,这对夫妻调动工作,从县城搬到一个大城市。这时儿子已经是一个高中生,进入新环境,产生了严重的适应困难。在那几年,他一直责怪父母不该搬到这个城市来。在面谈过程中,他也在反复抱怨,说那个城市如何不好,说那里的人怎样有意跟他过不去。

我心里想,小时候他可以把桌子的一角锯掉,现在却没有一把足够大的锯子把这个大城市从地球上锯掉了。因为做不到,他就让自己病了,而这个病,在我看来,就像一把无形的锯子,把他的生活锯得七零八落。

人的虚妄

在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和辅导经验里,时时体会到人的虚妄。心理症状反映人的一个基本的虚妄:不安于做自己。

古人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体会其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需要做自己而不是跟别人比来比去,受到太多的牵扰,最终就做不成自己了。

马斯洛有一个比喻说,一粒橡树的种子里含有一个渴望:我要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人的生命内部也被赋予了一个渴望:我要长成自己。但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阻碍和破坏的因素,使人不能成为自己,反而让人发展出一种虚妄的心态:成为别人,成为天才,成为神。

我在辅导中会使用一个方法。叫接续完成句子。其中有一个句子的前半句是我真想许多青少年接续完成的部分是:成为上帝,成为神仙,成为天才,成为魔术师,等等。我因而知道,这些青少年生活中遇到困难。承受着压力,对自身能力不满意,不愿意在现有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就不想做自己了,就想做上帝。他们以为,如果自己成了天才,成了魔术师,成了上帝,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这,便是人的虚妄。

人性里有想成为上帝的虚妄,因此人要建造巴别塔,通到天上去,可以跟上帝同等。其实。贯穿人类历史直到如今,人类用各样的方式建造着自己的巴别塔,它反映人类欲望的肆意膨胀。当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人谋福利。而是要控制一切,要满足实际上根本无法餍足的好奇心,它的本质就是人要像上帝一样,就是建造巴别塔。这种欲望可能通过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体现为各种类型的极端主义,以及各式各样的完美苛求与强迫行为。

例如,夸大妄想患者宣称自己智慧无双,富甲天下,权倾一方,他们或自称耶稣基督,释迦牟尼,古代君王,现代总统,不一而足。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本质却是一样的:人不愿意在一个不稳定的世界里做一个有限的自己,他的行为就像是提着自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脱离地面。在所有这些行为里,我们看到的是,人失掉了自己,逃入虚妄。

人的逃避

在直面心理学看来,心理症状的本质是逃避,常常表现为逃避责任。逃避责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很典型的是怪罪他人、归咎环境,让自己的逃避显得正当,很有理由,这就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

我又想到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位牧师,礼拜天临近了,但他还没有想好演讲的主题。这天他正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6岁的儿子彼得在周围跳来跳去,让他完全不能集中精神思考礼拜天的讲道主题。牧师灵机一动,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画册,翻到其中一页那是一张世界地图。牧师把世界地图撕下来,撕成碎片,对儿子说:彼得,如果你把这张地图拼出来。我给你一块钱。儿子捧着一把碎屑出去了。牧师心想,这下他可以安心来思考讲道主题了。却没想到,不一会儿。儿子就跑进书房,喊道:爸爸,我把世界地图拼出来了。看着儿子手里那张拼得整整齐齐的世界地图,牧师暗自惊讶,儿子对世界地理可是一无所知呀!这时儿子道出了秘密:他把世界地图的背面翻过来给他看原来。那是一张人头像,他把人头像拼出来了,世界地图也就拼出来了。于是儿子得意地说:你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听到这话,牧师心里另有一番感悟:是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就是牧师在那个礼拜天演讲的主题。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就贴在我研究所的墙壁上,可以提醒求助者,提醒我们自己,不要怪罪他人,不要抱怨环境,要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医治者的呼唤

直面心理学的基本观念是:症状的本质是逃避。而医治的根本是直面。但逃避容易,直面却难。我时常感叹,在人那里,逃避的理由何其多,逃避的树林何其深,而直面的医治何其难,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管是求助者还是医治者有时候都想放弃。医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呼唤的过程,作为医治者,我们也一直那样呼唤。

记得听到一位西方的心理治疗师这样说,他最开始接待求助者的时候,会问对方:你好吗?当治疗往下进行的时候,他会问对方:你在哪里?我进而想,如果面谈朝更深处进行,他还可以问:你是谁?这些提问,颇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目的是让对方获得真实的生活境遇,面对真实的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觉察,重新作出选择。这一个个提问,也是一声声呼唤。

人生常常被喻为一场旅行,旅行者需要带上一张地图,随时查看要去的目的地、所行的方向,以及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一个医治者,也需要了解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走到了哪里。在我的名片上,印有这样一句话:你在哪里?不管在生活的何种境况里,这句话都给我带来一种内在的提醒,让我不断去探索一些根本的方面:我是谁?我能承担什么?我对生活有什么期待?我现在在做什么?

在治疗中,我会问求助者:你在哪里?在生活中,我也这样问自己:你在哪里?

猜你喜欢

  • 聪明的小刺猬

    聪明的小刺猬从古至今,世界上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聪明动物,其中也包括了一只聪明绝顶的小刺猬。小刺猬生活在一个绿树成荫的森林中,它们的身上布满了尖尖的刺。这些尖刺看似威风凛凛,但其实是它们最好的自卫武器。小刺猬们非常聪明,它们能够感觉到身边的危险

  • 葡萄架下葡萄香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葡萄架。每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暖风轻轻吹过,葡萄架下弥漫着浓郁的葡萄香,吸引着附近村民们前来品尝。这片葡萄架是村中一位老汉种植多年所成。老汉名叫阿贵,是村里人眼中的故事专家。他的故事如同葡萄架上的葡萄一样甘

  • 战胜命运的孩子

    战胜命运的孩子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他与众不同。从小,命运似乎对他不利。小明的父母早逝,他被送到孤儿院长大。虽然生活困苦,但小明并没有因此消沉,相反,他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毅力和勇气。小明在孤儿院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 农夫的财宝

    农夫的财宝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夫,他名叫李大傻。李大傻一直以来都过着朴实的生活,靠着辛勤的劳动耕种着自己的土地,收获着丰富的农作物。然而,命运却为他安排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宝藏奇遇。有一天清晨,李大傻照常起床,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 老鼠学猫叫

    老鼠学猫叫在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里,生活着一只和其他老鼠截然不同的小老鼠,它的名字叫小欢。小欢和其他老鼠一样,喜欢在田地里钻来钻去,找寻自己的食物。然而,小欢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模仿猫叫声。小欢从小就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猫咪生活,憧憬着

  • 一串快乐的音符

    一串快乐的音符在一个小镇的音乐学校里,有一个特别的班级,他们被称为“快乐合唱团”。这个合唱团由一群充满激情、充满音乐才华的孩子们组成,每天都在这里度过欢乐的时光。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而富有魅力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李明。他热爱音乐,也喜

  • 火箭和飞机

    火箭和飞机在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中,火箭和飞机无疑是两个最引人瞩目的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具备独特的特点和功能,让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首先来看火箭,它是一种能够在外太空中航行的交通工具。火箭的推进原理是利用高能燃料的燃烧

  • 小白兔晒太阳

    小白兔晒太阳小白兔是森林里的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有一双红红的眼睛,一对长长的耳朵,还有一身柔软的白毛。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小白兔都喜欢到草地上晒太阳。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小白兔从洞穴里跳出来,瞪大了红眼睛,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它先舔了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