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红狐曲

红狐曲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5:26  热度:10℃

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已经无据可考。却说当时有个叫张景秋的人,酷爱作曲,作了数百首曲子,没有一首在乐坛引起一丝波澜。灰心丧气的他决定游历一番,寻找些灵感。

一天,他穿过森林,天黑了,爬上一棵大树准备睡觉,忽然一阵狂风过后,一个年龄约六、七岁的红衣童子奔到树下的空地上,手执笛子,急切地吹着一支极具煽动性和战斗性的曲子。张景秋听得热血沸腾。很快,一个十五、六岁的黄衣少年提一柄长剑追了过来。那少年出手狠毒,招招都往对方要害处刺。红衣童子只有躲闪避让,毫无还手之力,情况十分危急。

打开包袱,张景秋取出防身用的匕首,对着黄衣少年掷了去。黄衣少年侧身躲过,仍紧逼红衣童子不放。红衣童子一面避让,一面不住地吹笛。这时,几个红衣人狂奔而至,疯狂围攻黄衣少年。黄衣少年左支右绌,狼狈不堪,只得落荒而逃。红衣童子得意洋洋地停了笛声。那几个刚才还凶猛异常的红衣人顿时睡醒了一般,奇怪地互相询问:“我们怎么会在这里?”红衣童子也不理睬他们,他走到树下,抬头感谢张景秋相助,还邀请他一同回家。

学艺不精的张景秋,记忆力却是超群,能背诵无数名曲。可是红衣童子吹的曲子,他却闻所未闻。何况,一首曲子就有如此大的魔力,若不是亲眼所见,无论谁告诉他,他都不会相信。他满怀好奇,想知道那红衣童子是何许人物,他爬下树,跟随红衣童子而行。

张景秋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他们走的地方越来越偏僻。行了一段路,他猛一抬头,发现面前有一座华丽的住宅。住宅门口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红衣人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红衣童子喊了一声“爹”,上前对老者耳语了几句,老者立即请张景秋进屋。

老者声称自己姓胡,隐居于此。他问及世间有何好的乐曲,请张景秋写出来。张景秋凭记忆写了一百多首。老者十分高兴,命人将曲谱给夫人拿进去,又吩咐仆人设宴款待。红衣童子敬酒添饭,十分殷勤。张景秋问他要刚才那首曲子的曲谱,红衣童子说道:“那是我的即兴之作,不值什么。”说完,提起笔一挥而就。曲子名《红狐曲》,张景秋心里有些纳闷,由于极爱那曲子,不由自主地背下。老者凑过来一看,变了脸色,要过曲谱烧掉。

曲谱瞬间化成灰烬,张景秋惊问原故。老者叹息道:“犬子天资聪颖,对音乐的领悟力非同一般,只这聪明不用在正道上,专爱写这样大逆不道的曲子。”红衣童子忍不住插嘴:“这支曲子救了孩儿性命。”老者勃然大怒:“你又得罪王公子了?”红衣童子撅着嘴小声嘀咕:“那就由他杀了孩儿?”老者厉声喝叱:“杀了你也是天理,不得有半点违抗。” 红衣童子低了头,不再说话。

张景秋被这对父子的一席话弄得如坠云雾,又不便细问,只好埋头吃饭。

吃罢饭,老者让红衣童子陪他到花园走走。在池塘边,红衣童子闷闷不乐地低头玩水。张景秋拿出自己作的数百首曲子请他指教,红衣童子立即神采飞扬起来,他留了两首,余者皆说狗屁不通,全扔进池塘里。张景秋羞得满面通红。红衣童子说道:“要那些废物做什么?我把你这两首改了,包管世间无人能及。”他半信半疑。红衣童子取来笔,在他的稿子上一阵涂改,然后递给他。张景秋一看,不由得大喜:真是点石成金之笔!红衣童子又教他作曲技巧,令他茅塞顿开,他感到那可望不可及的名与利,此刻犹如探囊取物。

这晚,张景秋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公鸡刚开始第一声啼叫,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辞,老者也不挽留。

在门外,他遇见一位美貌的中年妇人自称是童子之母。她说:“我看先生记忆超群,恐已将《红狐曲》记下,切记不可演奏此曲,更不可外传。先生若能做到,我们全家都将感激不尽。”张景秋急于赶路,点头应允。美妇还是不放心,从衣袖中取出一块刻有“胡”字的令牌,递给他,说是防身之用。

张景秋径直取道京城。到京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红狐曲》写下来,裱好。时刻带在身边,每天在心里默默演奏。

两年后,他成了作曲名家,还成了十王爷的门客。

猜你喜欢

  • 用经历,定义自己

    用经历,定义自己作者:王石2011年底《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给我打来电话,杂志社合作方克莱斯勒想在中国物色一名形象代言人,为全新的Jeep大切诺基拍摄一部视频广告。想来想去,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跟Jeep品牌的精神气质最符合的还是王石。

  • 我的青春一杆收

    我的青春一杆收作者:潘晓婷1997年,三岁以来我用色彩一笔一笔追寻12年的世界,被一纸美院落榜通知书关上了厚重的大门。梦想被远方割断,我一个人孤单地站在世界之外,再多的泪水也挡不住那么深的伤心、绝望、不甘和恐惧……那是我青春的开始。我的青春

  • 当过木匠的克洛泽

    当过木匠的克洛泽作者:海鸥很多姑娘爱看韩剧,主要是爱看这样的情节——帅炸天的富二代放着白富美不要,偏偏看上了相貌一般家境一般的灰姑娘。克洛泽的故事如出一辙,平民逆袭了天才。天赋异禀的罗纳尔多,挺着大肚子站在解说间,看着自己15个世界杯进球纪

  • 张嘉佳:“学渣”与“学霸”混搭的青春

    张嘉佳:“学渣”与“学霸”混搭的青春作者:白雪左丽慧童年一定要属于农村1980年,张嘉佳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的姜灶乡。这个苏北小镇靠海,当地方言喊作“姜灶港”。就像他在《请带一包葡萄干》里描述的那样:一条马路横穿镇子,以小学和市集为中心,扩散

  • 一个人的操守

    一个人的操守作者:牧徐徐隆·延克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著名作家,但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还只是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的一个小编辑,负责编辑一本不太出名的文学期刊。一天,延克尔收到一份短篇小说来稿,寄稿人称该稿是她母亲在打扫老房时,无意间发现的,自

  • 不守规矩的顾客免进

    不守规矩的顾客免进作者:耿景辉在上海陆家嘴西路,有一家名为“古典玫瑰园”的茶餐厅,以雅致、安静、干净的特色而闻名,老板是来自台湾的黄腾辉,其经营之道就是给顾客立规矩。开店做生意,唯恐没有顾客上门,而黄腾辉却如此拒绝顾客,初衷何在?“每个人的

  • 替人守月繁星满天

    替人守月繁星满天作者:张小平16岁时,他和哥哥在汽车站附近开了家茶厅。几个月下来,生意很清淡,兄弟俩失去了信心,准备尽快歇业。那天,他早早地准备关上店门回家,有个老者进来请求:“能帮我个忙吗?我太太夜里11点才从远方回来,到时我想接她来这里

  • Dr.魏:做最特别的“科学男神”

    Dr.魏:做最特别的“科学男神”作者:张霖梅王颖青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被公众亲切地称为Dr.魏的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魏坤琳被打造成了科学明星。他总是在观众惊呼选手的特异功能之后,冷静地用科学理论给出分析。面对“帅教授”的称谓,他一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