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嘉佳:“学渣”与“学霸”混搭的青春

张嘉佳:“学渣”与“学霸”混搭的青春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8:17  热度:10℃

张嘉佳:“学渣”与“学霸”混搭的青春

作者:白雪左丽慧

童年一定要属于农村

1980年,张嘉佳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的姜灶乡。

这个苏北小镇靠海,当地方言喊作“姜灶港”。就像他在《请带一包葡萄干》里描述的那样:一条马路横穿镇子,以小学和市集为中心,扩散着为数不多的街道,衔接起一片片田野。田野的深处有条运河,狭窄的小舟,陈旧的渔船,还有不那么大的货轮,甲板和船篷里居住着水上人家。电线划分天空,麻雀扑棱棱飞过,全世界蓝得脆生生。

这是张嘉佳心中的童话世界。稻田,河流,村庄的炊烟,金灿灿的油菜花;抓知了,摸田螺,偷鸭子,率领300条草狗在马路上冲锋;疯子,神棍,村长,叫卖的货郎,赶集的大婶,赤脚被拿着刀的老婆追过一条街的大叔……在张嘉佳看来,“童年一定要属于农村”。

这个小镇少年觉得,最美丽的是夏天。那时候的夏天,白昼有运河的风,入夜有飞舞的萤火虫。到黄昏,家人把饭桌搬出来,在门口庭院一边纳凉一边吃饭。吃过饭,大人擦干净桌子,小孩就赤膊爬上去,躺在八仙桌上冰凉冰凉的。仰望夜空,满天星星感觉会坠落,银光闪闪,看着看着就旋转起来,包裹住了自己。这些画面,被张嘉佳印在心里,写成文字,告诉别人。每一次说起,细节都还是鲜活的。

张嘉佳一家在这个小镇都是知名人物。常见的情景是:母亲捧一本书,父亲拿一本杂志,他捧一本书,各自神游各自的世界,一度成为小镇上的美谈。原来,张嘉佳两岁时,一次妈妈没事在卡片上写了个“米”字让他认,第二天竟然还认识。于是妈妈每天教张嘉佳认一个字,这样认了200多个字。3岁时,他就自己拿家里的书看了,“大家都很震惊”。上了小学,张嘉佳“作文严重开窍”,还写起了章回小说。写完一章就全班传阅,老师和同学一起催他写下一章。不过,他一直都是“完全看心情”的状态,很多小说都没有结局。

“学渣”与“学霸”交替出现

整个少年时代,张嘉佳最爱做的事就是看武侠书,他觉得从武侠小说中可以获取精神力量,可以空中转折,可以跳崖不死,可以同生共死地谈情说爱。除此,就是打游戏,踢球,谈不靠谱的恋爱。或者讲求“威信”,成为某个小帮派的“帮主”,带十几个人出去转悠。

“初一我把时间都荒废在踢足球上了。小山家开饭馆,他没有继续读书,彻底当了一个混混儿。他约我打台球。镇里仅仅一家台球室,台球室仅一张球台。我穿着球衣,他穿着人造革皮衣,跑到台球室,几个初中生打得正欢……”张嘉佳说,他小说里的这些场景,就是当时真实的自己。

张嘉佳的初一、初二等于没怎么上学。妈妈把他从姜灶中学转到金乐初中,他还是不好好学,于是又转回姜灶中学。妈妈是这个学校的副校长,她把张嘉佳安排在直对着窗户的位置,严加看守。“我刚过去的时候,英语老师感慨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都初三了,26个英文字母还认不齐。”张嘉佳说起这些,带着笑意。

语文教师苏牛一教了张嘉佳3个学期。他在《我的学生张嘉佳》里这样描述,“白净脸,目光炯炯,眉眼间驻着灵性,一脸阅尽红尘气度”,上课时“分身有术,耳朵听课,眼睛阅读”,作文尤其擅长,“文字如流水一般,绝无涂改,标点与修辞叫你惊讶,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试探过突袭式的提问,他也总能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遇到这么个学生,老师们也活泛起来。张嘉佳爱武侠,他的物理老师是张嘉佳的“侠义同道”,也是象棋朋友;张嘉佳不踢足球就脚痒,苏老师牵头成立班级足球队,节假日“南征北战,威震通州西南”。张嘉佳曾作一首七言长诗,描写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苏老师“惊呆了”,“同事阅读后无不竖起大拇指”。张嘉佳说:“其实80%的老师看见我这样的学生,都愿意给我搞一点特殊,因材施教。”

初中的最后半个学期,张嘉佳迎头赶上,考取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到了高中,他又成了“学渣”:高一地理只考了6分,政治和历史两门课对他来说是“巨大的困难”,只能改上理科班。1998年第一次高考,张嘉佳化学考试的答题卡没填涂准考证号,这一科没有成绩,只能上二本。次年他复读,啃完厚厚几大本题典,考上了南京大学,学信息工程。在南大,他被称为“第一才子”,自创社团,排演话剧,是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到毕业的时候,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都没过,连学士学位也没拿到……

以前,他觉得高考是“神经病”,“一群傻子折磨另外一群傻子”。回过头看,他觉得人生经历的这一切都可以看作一种磨炼:“回忆起来,你只觉得苦,可难道人生都不能吃点苦吗?一点苦都吃不了,那还混什么?”

一个具备写作才能的普通人

青春的更多滋味,给张嘉佳的记忆编织出另一条线索。

张嘉佳复读那一年,是寂寞的一年,也是成为“文艺青年”的开端。复读的环境中没有相熟的朋友,每天靠很多信件往来,“老师都恨不得没收那些信”。复读时,学校教师楼边上有一栋两层小土房,楼上住着他,楼下住的是退休老校长;他常常考第二,校花考第一;和校花之间,有种朦朦胧胧的美好情感;最后,他考上南京大学,而校花远在天津大学。这些,他又写进了《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青春和爱,是这个80后作家笔下最常见的主题。2013年7月,他开始在微博上发“睡前故事”,许多80后、90后不读他的“睡前故事”就睡不着觉。11月,这些故事结集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书中收录了33个故事,而今5篇故事已成功售出影视改编权。这本书上架当天,当当网和亚马逊相继断货。

人们觉得他不一般,是“才子”,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恰好具备写作才能的普通人,自己的优势是,“用剧本讲故事的模式,来套小说讲故事的核心。所以作品节奏快、结构完整、人物鲜明,所有内容三四千字里统统完成”。

他讲的故事,是这一代人或许都多少经历过的青春和爱。“可能学习成绩一般,还被留堂过。可能恋爱经历一般,还被劈腿过。可能工作职位一般,还被咆哮过。可能身材长相一般,还被忽略过。就因为还活着,按自己方式活着,能哭能笑能吃能睡能玩命,所以,我们不是末等生,我们是一等兵。”他写道。

2014年8月,他的最新力作《让我留在你身边》上市,书中讲述了金毛狗子梅茜和老爹张嘉佳之间的逗趣生活。有37个从梅茜角度创作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温暖过数百万人疲惫的心灵,在让人嬉笑间轰然催泪。

张嘉佳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写的是我的世界观,于我而言,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爱别人。如果你压抑、痛苦、忧伤、不自由,又怎么可能在心里腾出温暖的房间给重要的人住在其中?如果一颗心千疮百孔,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雨水打湿。他把《让我留在你身边》当作一张专辑,把几年来的人生全部打散了,依次刻录、镶嵌,每一篇都是自己想说的话。

猜你喜欢

  • 我喜欢杀人

    今天下午公司加班,直到深夜才放人。我走在灰暗的无人大街上,街道两旁的店忽闪着微弱的光,心中竟开始感到有些诡异。突然,一个黑影从脚边窜过,把我惊得差点跳了起来,凝神一看,原来是只大黑狗,这使我思绪飘到了前天刚看的杀人犬的案件,我仿佛看到了那黑

  • 寻牙启事

    昨天上午,梦想小区出现了一则寻牙启事,引人关注。寻牙启事张贴在小区大门口右侧的柱子上,上写着兹有本人昨晚喝醉酒之后,丢失一颗门牙,有见到或者捡到者,请与本人联系,重谢。寻牙启事上写着联系人金大牙,还有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金大牙的寻牙启事张贴

  • 狮子老虎和狐狸的故事新编

    狮子睡了几个月,身体很不好。住在海岛上的狐狸赶到他家偷了许多东西。还捎带着把狮子的邻居狗、鸡、驴等杀死了很多,带回去吃了。狮子由于刚睡醒,和狐狸打得难分难解。狐狸得意忘形,竟然向家对岸的老虎挑战。老虎立即把被狮子打的精疲力竭狐狸制服了。老虎

  • 从前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我边看着女儿,边盯着手表,困意浓浓。然而,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女儿却越发专注,兴奋不已。女儿自打懂事以来,便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习惯。什么小红帽和

  • 阿p走进微时代

    阿p走进微时代最近啥新玩意都带个“微”字,微博、微信、微故事都是“微”字打头。阿P也想进入微时代,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能耐,普通字都认识,可是凑到一起还是普通字,出不了啥彩。所以他最后选定拍微电影,这玩意儿靠的是创意,而不是功底。阿P死缠烂打磨

  • 专用车位

    专用车位老王买了辆车,但他住的小区,车多车位少,停车基本靠抢。老王就寻思着,弄一个专用车位,回来得再晚,都给自己留着。琢磨来琢磨去,他想出了一个高招。这天深夜,老王在离家最近的一个车位地上挖了个小坑,坑边插一个小木牌,上写:危险,煤气管道泄

  • 谁是冠军

    谁是冠军和谐社区举办趣味书法大赛,居民们都踊跃参与,最终决出了三位决赛选手。主办方别出心裁在赛场内放置了一个分贝器,获得最高声援的人获得冠军。决赛是自由命题制的。第一个出场的是刘老师,他离休前是美院教授,这比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三个手指捏田

  • 阿木考试

    阿木考试阿木快四十岁了,人很木讷,虽然上过四年小学,但那四年始终读的是一年级。因为,他天生不是上学认字的材料。今年,阿木想考驾照,这下可吃苦头了,因为交通理论考试是用计算机答题,显示屏上生成的那些试题,别说是作答,字他都认不全。就这么连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