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从前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1:02  热度:10℃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我边看着女儿,边盯着手表,困意浓浓。然而,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女儿却越发专注,兴奋不已。

女儿自打懂事以来,便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习惯。什么小红帽和狼外婆啦,狐狸和乌鸦啊……好家伙,今天选了个有头无尾的蹩脚故事,看来明天得换个了。

“乖宝贝,快十一点了,明天还要补课,赶紧睡觉。”我正准备关灯,女儿扯着我的裤子:“老爸,刚刚说到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那后面呢?”“后面就是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啦。”“那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什么?”“说,说乖宝贝该睡觉了。”“不对!不对!是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实在没辙,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与瞌睡虫抗争着,直到女儿进入了梦乡。一看时间,差不多一点了。还好是周末,要不这班也甭上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孩子他妈给吵醒了。“快起床,女儿在客厅等着你呢。”

洗漱后,我无精打采地走到客厅。这时,只见女儿好奇地问:“老爸,昨天说到山里有个庙,后面呢?”

听罢,我瞪大双眼,差点瘫坐在地。

猜你喜欢

  • 悲伤的李白

    公元762年,年过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缠身,他已忘记了人世的悲欢,只图一醉方休。他一生醉过太多次,但这是最后一次了。他恍恍惚惚去邀水中之月,不幸溺水,抱月长眠。李白一生豪放浪漫,连死都如同一首诗。可谁又知道这光鲜的外表下,淤积了多少难以言状的愤

  • 李白与汪伦

    唐朝天宝年间,大概公元775年,这是个春光三月,接近四月的光景。天空中残留着淡淡的寒意,主色调毕竟还是阳光明媚,桃红梨白,春光无限。这样的季节里,泾川县令汪伦心情是愉快的,有两件事,汪伦自以为做的很好,事情十分顺手,这是他应该快活的理由。第

  • 蔑视权贵的李白

    李白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一心希望能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唐玄宗李隆基却只让他做了一个翰林供奉,给皇上、后妃们写诗作赋,他很不愿意,常常一人喝闷酒。这一天,李白又喝得大醉,突然侍卫来召他去见皇上。原来李隆基和杨贵妃正在花园赏花,想让

  • 李白其实没酒量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

  • 朱棣装疯夺天下

    1398年,建文帝登基。这位年轻的皇帝刚一上任便出手不凡,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叔叔们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一时间人心惶惶。燕王朱棣虽未被削,但他心里明白,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皇帝已经在他的周围布满了眼线,自己的封地北平也被重兵包围,形势

  • 王安石识破长江水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和苏东坡同朝为官。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久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但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想到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便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 苏轼的“想当然”

    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命作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阅卷中,当副主考将一篇立论新颖、文情并茂的奇文上呈于他,这位文坛领袖在击节赞叹的同时,也记住了文中一个他此前根本不曾见过的典故。试卷拆分后,才知晓此文出自苏轼之手,于是,他就请

  • 苏轼义救弃婴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爱心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散落在许多方面。而他救助弃婴的事迹尤其令人感佩。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贫穷落后的山东密州(今诸城)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当时密州的百姓生活很困苦,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