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苏轼义救弃婴

苏轼义救弃婴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0:34  热度:7℃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爱心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散落在许多方面。而他救助弃婴的事迹尤其令人感佩。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贫穷落后的山东密州(今诸城)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当时密州的百姓生活很困苦,苏轼便跟百姓同甘共苦,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有一次,他跟同僚刘庭式沿着城墙根挖野菜,忽然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了一个用包裹裹着的弃婴。他心痛地捡起弃婴,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深地了解到百姓生存的艰难。于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洒涕循城拾弃孩”。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40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发给抚养费,两年内就救活数十名弃婴。

两年后,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次,他从一位读书人那里得知,当地有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他听了很痛心,立即提笔给本地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封信——《上鄂州太守朱康叔(寿昌)书》,并请朋友将这封信当面交给太守。在这封信中,苏轼首先诉说了让他“闻之心酸,为食不下”的弃婴恶俗的惨状:

天麟言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向,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

在列举了一些悲惨事例后,苏轼又提出对杀婴者绳之以法的建议:

准律故杀子孙,徒二年,此长吏所得按举。愿公明以告诸邑令佐,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使归转以相语……若以律行遣数人,此风便革。

为避免杀婴事件的发生,他还建议对那些养不起孩子的穷人给予救济: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

在救助弃婴上,苏轼不但仗义执言,给地方官员献计献策,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在上书鄂州太守的同时,又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慈悲、正直的邻居谷某担任会长,让一个和尚当会计。“救儿会”动员富人捐钱,用来买米、买布、买棉被;还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不再抛弃,便赠予金钱、食物、衣裳等。他自己虽然囊中羞涩,也给“救儿会”捐了十缗钱。他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便是一件大喜事。

猜你喜欢

  • 更名风波

    万财光是个生意人,卖过猪肉、卖过杂粮,开过饭店、也开过澡堂。可是起早贪黑辛苦10多年,仍然穷得叮当响。因为每次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后,到头来总是亏个血本无归。就说最近一次吧,本来超市里生意还算红火,他合计着一年赚一辆车,5年赚一套房。可惜呢,他

  • 千元铜丝变泥块

    魏平和小龙是好朋友。周末这天,他俩骑着电动车去湿地公园。半路上,一辆沃尔沃把他们拦了下来。车里下来一名精瘦男子,笑呵呵地递上香烟,问:“两位师傅,打扰了,请问这附近有废品收购站吗?”这一带魏平比较熟悉,抢先答道:“有,你到前面掉个头,往回行

  • 另一份藏宝图

    黑漆漆的晚上,王二独自一人走在路上,突然,他好像听见了一个女人的声音,王二胆战心惊地回头看了看,发现除了被路灯拉长的影子,什么都没有……王二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今年都三十二了还没处上对象,这倒不是他看不上人家,而是人家看不上他,这一切都是

  • 他劝止了世界末日之战

    肯尼迪总统打电话给麦克米兰首相之前12天,美国的一个秘密情报人员在哈瓦那的一个酒吧里,听到当地空军飞行员说古巴将从苏联得到核武器。几个小时后,也就是10月14日(星期天)黎明,一架美国侦察机飞到古巴上空对这个情报的真实性进行了检验。令华盛顿

  • 知识?学历?

    陈博学,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大学四年,他在金融系里可是赫赫有名,但这样优秀的他,却没有继续向硕士博士冲击,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知识早都到达了博士的学位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去一级一级的去考,在他看来,只是比学历重要。他拿到本科

  • 那天他笑了

    “李憨子家的李二娃考上大学了!”声音很响亮,回荡在整个村子里。“狗日,李憨子憨不隆怂的还生个啷个机灵的娃嗦!”“听说那李二娃出生的时候,天降祥瑞哦!张道士讲的。”“是不是哦?李憨子捡个瞎子婆娘还给他造了福哦!”……李二娃考起大学的消息在村里

  • 作画的秘诀

    这是一栋比较陈旧的两层小楼。说是两层,其实倒不如说它只有一层半会更加的贴切。因为这栋小楼最上面的那层,只是一个不大的小阁楼,只有比一间普通的家用浴室大一点点而已。这栋小楼墙体的表面,大部分的漆都已经脱落,似乎就像是一件破旧的玩具布偶熊,孤零

  • 训羊

    覃科长开着卫生监督车,经过莲花新村的时候,突然打了一把方向,把车停到了路边。“这里什么时候开了一家诊所?”他说。“你当领导的都不知道,我们咋知道!”坐在副驾驶位的张嗔,说话不冷不热。我顺着覃科长说的方向看,果然,在路的对面,立着一块“吴兵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