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满街去抓毛泽东

满街去抓毛泽东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1:18  热度:10℃

满街去抓毛泽东

萨苏

抗战时期,在大街上能随便抓到指挥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毛泽东吗?这种荒唐的事情,当年侵华日军却真的做过。

日军曾带过刘、邓照片

斋藤邦雄,1941年入伍,原日军第63师团机枪射手,曾经随曰军参加对太行山根据地的扫荡。在这次扫荡中,每个日军官兵都得到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派发的三张照片。

日军总部的命令称,八路军经常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三个人都是八路军的“指导者”,以八路军的作风,他们很可能藏在哪个村子的老百姓家里。所以,扫荡中攻占村镇后,要集合当地居民,拿照片核对,看其中是否有这三名八路军的“指导者”。

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八路军也的确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但是,看完这三张照片,恐怕要承认日军总部实在太有想象力了。这三张照片上面,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问题是,这是命令啊!所以,号称二战中最没有思想的日本兵自然得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现在可以看出日军的逻辑了——因为日军的作战对象并非仅仅是129师,为整个作战部队配发刘、邓的照片不合理。于是“天才”的日军情报部门想出了个好主意——无论跟哪儿的八路交手,他们都是毛、周、朱的麾下,所以带他们的照片,总不会错吧。

照片与本人相差甚远

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传达命令时,对让士兵携带毛、周、朱照片的解释是这样的:“本次作战,是方面军直接指挥的战斗。本军将深入敌根据地太行山。因此,何时、何地与化装成农民或工作人员的此三名指导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遇都存在可能。同时,他们也可能隐藏在捕获的敌方士兵中。此照片必须随身携带,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者立刻进行核对,以免放过。”

但是,斋藤后来看过电影中真正的毛泽东以后,再回忆方面军发放的照片“形貌黑胖”,与毛泽东本人相差甚远。天知道曰军是从哪儿弄来的照片。

到了作战结束以后日本人才知道,这三名指导者谁也不在日军作战的范围之内,自然也没有抓到其中的任何一人。即便是八路军的普通士兵,想要抓到都堪称困难,更何况这样高层的指挥者呢?有这种想法明显是脑袋中邪了嘛!

这位“中邪”的日本陆军华北方面军总指挥官,就是日军中有名的“智将”——冈村宁次。看看当时的报道就可以发现,日军发动1943年夏季扫荡时,周恩来在重庆,毛、朱在延安,几乎天天上报纸,时不时地还要做一两次讲话。看来,这位“智将”是既不看报,也不听广播的。

日本陆军就是“蛮干”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对日本陆军的评价是“蛮干”,也就是不顾常理地一条道跑到黑。“带着照片去抓毛泽东”这件事情,也被扫荡的日军“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干了起来。结果是日军在对根据地扫荡时,每到一地,都要把村民集中起来,拿着照片一个人一个人地核对。只要看到觉得长得像的,就立即抓人。

满街去抓毛泽东,后果是老、中、青“毛泽东”充满了第63师团司令部。但是日本军队很快发现,真的毛泽东此时正在延安整风呢,完全不可能出现在太行山,这种搜查纯粹是一个耗神而毫无结果的麻烦事儿。

虽然明知南辕北辙,但此后日军出去扫荡依然带着三张中国伟人的照片。

少将怒打小兵为何

不过,慢慢地连日本小兵也明白,从被俘的村民里找出一个毛泽东或者朱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事情认真不得。天长日久,也就不再有人把这当回事儿。不幸的是,你不当回事儿的时候,有人会当回事儿。这个人就是63师团的一位旅团长。

在一次日军出发扫荡前,少将旅团长前来视察鼓劲儿。一番慷慨陈词后,旅团长可能觉得士兵们还是太松垮,便开始一个个抽查士兵们的出发准备。

一向作风一般的斋藤不免有些紧张,还好他这个小队被抽查到的是另一名新兵。日军中极重官阶,一个普通小兵面对少将时有什么感觉可想而知。一番检查之后,没从这个新兵身上发现什么破绽的旅团长大人忽然心血来潮,问道:“你,司令部下发的照片带在身上吗?”已经紧张得快休克的小兵赶紧回答:“报告长官,带了!”“拿来我看。”日军小兵从内衣口袋里掏出照片,哆哆嗦嗦地递了过去。

严肃的旅团长大人面色稍缓,但拿过照片一看,脸色就开始先发红后发青,挥舞着照片大声喝问:“这,这是什么?”身旁的斋藤邦雄瞟了一眼那张照片,不禁冲那个新兵发生一声哀叹:“你小子死定了。”

原来,照片上是一名两方女人!斋藤一眼就认出,原来是美国女影星狄安娜·德宾。显然,这名日军新兵是狄安娜的粉丝,所以,即便出发打仗,依然把她的照片随身收藏。但是,偏巧当时的照片都是一个规格,他同样放在口袋里的毛泽东的照片和狄安娜的照片一样大,仓促之间拿错,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旅团长来说,这个刺激未免太大了。站立的日本兵们都可以听到他的咆哮。

旅团长盛怒之下一拳打在新兵的面颊上,被打得七荤八素的新兵手一松,狄安娜的照片就被华北的风吹到山涧里去了。

猜你喜欢

  • 萨拉波娃:女王归来

    莎拉波娃赢了!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俄罗斯美女莎拉波娃首次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捧起苏珊-朗格郎杯,夺得其职业生涯中首个法网冠军,也实现了女子网坛多年来无人能成就的“全满贯”伟业。从04年温网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开始,这条路,她走

  • 萨科齐:“后总统时代”低调而寂寞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最能让人体验到从高峰到低谷的感觉,那一定不是坐过山车,而是卸任总统。刚刚卸任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就正在经历这种感觉。刻意低调,以退为进也许是想出去散散心,刚刚卸任没几天,萨科齐便与妻子布吕尼以及7个月大的女儿朱莉娅外出度

  • 还能干什么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不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

  • 利比:“基地”的“战士、诗人、学者”

    也许没人还记得,数年前,在利比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的尊敬,即便是那些“史上最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对他满怀敬畏。“基地”二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出现在“基地”发布的不同视频中,有时一身戎装,有时平民打扮。近日,“基地”二

  • 玛莎·盖尔霍恩:女版海明威

    她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的婚姻曾被记者形容为“打火石”与“韧钢”的结合。她是海明威四任妻子中,唯一抛弃海明威的女人。玛莎·盖尔霍恩的传奇,更在于她是上世纪第一位女战地记者和优秀作家。5月28日,在HBO的电视电影《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首播

  • 休息的事比天大

    弗洛伊德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想请他给自己画一幅画。于是,她派皇室大臣去请弗洛伊德到皇宫里来为自己画画。弗洛伊德正在给一位乡下村妇画画,听到皇室大臣来意后,头也没抬地说道,我正忙着,没有时间去给女王画画,如果女王实在想画

  • 被子上做出好文章

    迈克森是一名商人,从小就喜欢阅读,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天都会抽时间看书。就连晚上睡觉前,他都要读上半个小时,然后才能进入梦乡。有一天,迈克森出差到另外一个城市。等洽谈完生意后回到酒店的房间休息时,他才发现自己忘记了带书,而因为时间太晚,书店也

  • “厨子”治苹果:能否改变世界

    “治大国如烹小鲜”,“厨子”库克或许在个人魅力方面无法与乔布斯相比,或许作为经营高手的他,比乔布斯更懂得如何治理一家巨无霸公司。乔布斯的影响在苹果无所不在,库克只需沿着乔布斯制定的成功战略,巩固苹果现有的平台优势,稳步部署各种突出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