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利比:“基地”的“战士、诗人、学者”

利比:“基地”的“战士、诗人、学者”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2:56  热度:10℃

也许没人还记得,数年前,在利比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的尊敬,即便是那些“史上最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对他满怀敬畏。

“基地”二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出现在“基地”发布的不同视频中,有时一身戎装,有时平民打扮。

近日,“基地”二号人物利比,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瓦济里斯坦遭美军无人机空袭丧生后,在伊斯兰极端分子聚集的网站上,人们开始纷纷为“瓦济里斯坦的兄弟们”祈祷,“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在西方媒体上,49岁的利比被描述为一位魅力非凡的宗教学者,“基地”组织经验最为丰富与多才多艺的领导人,也是最后一批曾在阿富汗反抗苏联的战士之一。

他多才多艺,会讲道,还懂宣传

“基地”组织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领袖:不仅能负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地区的指挥,还能肩负起“圣战”在全球范围的宣传工作。

照片里的利比看起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长脸微胖,浓眉、大眼、阔鼻子,下巴附近留着一把微卷的胡子,肤色黝黑。在不同的场景中,他有时穿着迷彩服,有时穿着黑夹克,很壮实,也很世俗。

2005年以前,没什么人知道他。但那年7月,他从阿富汗巴格拉姆美军基地成功越狱,之后,在伊斯兰极端分子的世界里,他就成了一个传奇。据说,在支持者眼中,是他让“基地”变得更“酷”了。

他曾出现在“基地”发布的数十个视频中,在开斋节讲道,分析西方在伊拉克的阴谋,或是为信徒们讲解“如何在圣战与求知之间取得平衡”……

“他是一个战士,也是一个诗人,一名学者,一位权威人士,他还是一个军事指挥员。”200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分析师杰瑞特·布拉赫曼曾这样向《纽约时报》描述利比。

取名“利比”,或为铭记祖国利比亚

这名来自利比亚的宗教学者生于1963年,真名是穆罕默德·哈桑·加伊德。外界猜测,“利比”这个名字,也许是一种尊称,也可能是为了铭记他的祖国。

人们对利比的早年经历所知甚少。上世纪80年代,伊斯兰思想取代社会主义,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意识形态,作为利比亚塞卜哈大学的一名学生,利比受其影响,投入了伊斯兰激进运动。

和成千上万人一样,利比来到阿富汗,在美国与沙特的支持下开始对苏联的“圣战”。1989年,莫斯科从阿富汗撤军之后,利比没有回国,而是在非洲国家之间迁徙,持续地学习、钻研宗教。

比起“战士”的身份,他更是一名宗教学者。在很多年里,他与本·拉登并无接触,而是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的成员,如很多北非团体一样,这个组织拒绝与“基地”发生联系。

1996年激进的伊斯兰团体在苏丹已不再受欢迎,利比便回到了阿富汗,为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体的志愿者们作一些宗教介绍。也许就是这时,他成为“基地”的一员。美国的反恐专家们相信,他在“基地”中的工作之一是,利用自己的宗教知识为该组织作宣传,同时为其恐怖袭击编造理由。

从美军成功越狱后,声名鹊起

2002年,在美国与其盟友进入阿富汗,摧毁塔利班的统治之后,利比被捕。

经过3年多的囚禁,利比越狱,从此声名鹊起。他成了“基地”大肆宣传的人物,他的视频开始不断出现在网络上。他开始是谈论自己的越狱经历,嘲笑美国人,后来则逐渐变成他对世界大事的见解,以及对穆斯林参加圣战、抵抗美国的号召。

一度,他是网络上号召力仅次于安瓦尔·奥拉基(美籍也门裔激进派穆斯林教士)的明星,这种号召力让他引起了本·拉登的重视,也逐渐将他带上了美军的暗杀名单。

他曾被美国以100万美元悬赏缉拿。美国人相信,总管“基地”对外行动的他,在此前种种针对西方的袭击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后,越来越多的中高级领导人被杀,利比被推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2009年,一度有来自巴基斯坦的消息称,利比在美军无人机的袭击中丧生,但最后被证实死者是“基地”的另一位领导。

但这一次,消息被美国政府证实了。五角大楼的发言人拒绝提供这次行动的细节,只强调利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他的死亡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他是一个知名度顿高的激进分子,但并不属于与‘基地’有联系的人当中最具才干或名气最大的人。他身亡时已是‘基地’二号人物,也许可以说明,历经多年消耗之后,这个组织的人才储备是多么薄弱。”《卫报》在利比的讣文中对他的一生作出了这样的总结。

也许没人还记得,数年前,在利比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的尊敬,即便是那些“史上最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对他满怀敬畏。

猜你喜欢

  • 郁闷死了

    昨天送朋友上火车,紧赶慢赶,赶上了,我刚把她安顿好,要下车,火车启动了,我就这样被强行带去长春了,可我今天还要上班呀,我就跑去磨列车员,他问我;你确定你上错车了?我说我送人的。他说:那好吧------补票! 晕死了,自己找上门的!

  • 赵三编草鞋

    在大集体时,赵三早就想用打草鞋换钱贴补家用。 赵三提前准备了编草鞋要用的芒子绳,用芒子绳扎好了草鞋筋绳,还准备好了用木槌捶打好的齐草(打草鞋专用的糯谷草),还有打草鞋用的草鞋爬(编草鞋的木制工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赵三盼望

  • 阿P当老板

    阿P又下岗了,自出社会阿P不知换了几份工作,几乎三十六行全干完,就是没一行干的好。这也只能怪阿P自己不争气,动不动就发话,大不了老子不干了,你能把我咋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板也发话了,你是老子,我是什么,你不干还不给你干了

  • 傻哥开店

    老李家的二儿子李达反应慢,被村里人称作傻子”。李达的大哥先卖热水器,接着又兼营防盗门窗,开店没两年,就成了全村首富。李达却在大哥店里打零工,一天到晚,浑身脏兮兮。老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像二儿子这个憨厚劲,以后可怎么办呀!就在这时

  • 要什么得什么

    约翰经常跟朋友们夸口说:无论什么,只要我想要,就一定能够得到。”这天,约翰坐火车去出差,走进候车室一看,里面一个空位都没有了。这时,他发现不远处坐着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印有福莱顿市”字样的包。约翰灵机一动,开口道:喂,

  • 兄弟替我喝两杯

    陈局不光酒量大,脾气也大。 这天,陈局带着李科长、赵主任和小王到省城办事。许是省城机关衙门口大吧,不大个事硬是一上午也没办完。陈局绷着脸在附近找了一家饭店。谁知这省城的饭店也牛,服务员上了两瓶白酒一壶茶就没动静了。小王叫来服务员让他快

  • 再不跳水了

    老马的老婆赵秀娥是个远近闻名的泼妇,丈夫、公婆都是她的出气筒,只要他们回敬她一句,她就寻死去跳塘,每一次她去跳塘时,总是高声喊叫:我没法活了,去跳塘淹死算了。” 她冲出家门去跳塘时,后面总有人下塘去救她,她在水中要挣扎一番

  • 部级领导

    张大伟是个普通老百姓,却做梦都想攀高枝,他总盼着自己能认识一些达官贵人,以使自己能够发达。他的这个心思,周围的人都知道。 一天, 张大伟接到了他的同学陈方宇的电话,说自己正在鑫通大酒店请客,请他过去做陪。在电话里,陈方宇很神秘地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