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时代青年的爱情观思考

新时代青年的爱情观思考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0:52  热度:10℃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爱情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随着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爱情关系形式的多样化的日益凸显,不仅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婚姻家庭的相应状况。因此,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疏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婚恋问题,对于青年朋友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如何认识爱情

通过对新时代青年的调查了解,绝大多数表示“目前正在恋爱”或“曾经谈过”,可以说新时代青年在谈恋爱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恋爱动因的调查,绝大多数青年选择“被对方的某一方面的气质吸引”、“寻找人生伴侣”,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恋爱态度是积极且单纯的。少数青年因“社会以及他人的影响”而选择盲目去恋爱。同时,也有部分存在“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认为“通过谈恋爱,可以展示自己的魅力”,还有部分青年周旋于多位异性之间。这些情况说明部分青年客观存在恋爱目的不明确,并由此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爱情在《辞海》中定义为男女相爱的感情。古今中外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讲到:“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到:“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讲到:“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清代诗人黄增也感慨“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见,男女间的爱情一直是文人吟颂的对象,并且“爱情”有以下几个特征:爱情是纯洁的。就是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单纯的最本质、最朴实的倾慕之情。爱情是完美的。就是甘愿接受对方的一切,毫无理由的喜欢对方的所有。爱情是无私的。就是心甘情愿为对方无偿付出一切,哪怕自己的生命。正因为爱情如此美好,现实中大家都渴望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

二、如何把握爱情

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感情。因此,正确的把握爱情,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不忘初心,收获爱情。

1。平等的相互尊重是爱情的基础。卢梭曾说过: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所以,新时代青年谈恋爱首先应尊重彼此平等人格,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地位。如果一方完全依附另一方而失去“自我”,或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这种恋爱的感情基础是相当脆弱的。一旦出现一点小矛盾都可能导致美好的感情破灭。因此,恋爱时双方应是平等相待,都有给予爱的权力,也有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胡乱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或者对对方予以约束或强迫的爱,都不符合恋爱的基本道德要求。

2。共同的理想追求是爱情的保障。随着经济发展水准与文化背景交互作用,人口流动化、生活方式的变更、都市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开放性与随意性、东西方文化交流、社会舆论氛围的宽松与大众传播工具的多元导向等,青年恋爱关系呈现出某种松散易碎性。然而,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妻子燕妮用其一生为我们揭示了理想追求与爱情守护的相辅相成。燕妮出身贵族,却没有选择英俊的贵族青年为对象,而是选择了马克思,1836年便与18岁的马克思私定终身。因马克思远赴柏林大学读书,两人便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恋爱,在这7年的恋爱期间,除了少数几次相聚外,只能通过书信与马克思互诉衷肠。婚后两人的生活又极度困难,燕妮和出生不久的孩子甚至一度只能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睡觉。但燕妮从来没有后悔,一个人承担起了生活的艰辛,全力支持马克思从事研究和写作。因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才能在生活的琐碎和浩繁中保持爱情的浪漫,在相濡以沫之中逐渐变得厚重和深沉。

3。彼此的倾心爱慕是爱情的灵魂。《麦琪的礼物》中描述了德拉和杰姆夫妇互赠礼物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让人落泪。这对年轻的夫妻是互敬互爱的,但拮据的经济条件使他们捉襟见肘,只能卖掉自己心爱的东西赠送对方礼物。结果妻子卖掉了美丽的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而丈夫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给妻子买来了向往已久的发梳,两人珍贵的礼物均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纯洁、忠贞的爱情,为了对方的快乐,他们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他们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爱情,尽管是悲剧,可让人钦佩,让人感动。爱决不应是一种浮浅的生理冲动,不是庸俗的玩乐游戏,不是轻松的花前月下,而是一种人类精神中最深沉的感情,只有身心成熟的人,思想品德完善的人,对彼此倾心,才能涉足这一美丽的“爱情长河”,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三、如何经营爱情

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提纯自己的爱情,都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学会经营自己的爱情,才能更好的构筑爱情长城,做到“白首不相离”,使爱情保质保鲜。

1。始终恩爱如初,不忘爱情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放在爱情上來说就是不忘最初相爱时的美好誓言。导弹专家陈礼国面对瘫痪在床的妻子,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忠贞不渝,不仅家庭幸福美满,而且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可见,两人始终如初,不因客观条件而改变,才是相伴一生的真爱。

2。始终相敬如宾,经营美好感情。爱情不只是卿卿我我,更多的是柴米油盐,而往往很多人却败在了生活的琐事上。在感情方面要具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宽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担的能力,更要懂得很多东西是需要个人独自面对,付出比索取对爱情更有益,也使自己更快乐。宽容对爱情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相敬如宾会增进感情,而每一次争吵,都会将曾经的爱意甩的越来越远。

3。始终不离不弃,扛起肩上责任。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在爱情面前,感情双方都需要承担责任,尤其面对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异地恋等。正是由于彼此扛起了感情的责任,对彼此信任,感情双方才能享受爱情的亲密,接受爱人的疏离,经历了客观条件的考验,真正的做到彼此相依,不离不弃。

猜你喜欢

  • 马克.扎克伯格 下一站盖茨

    “这挺有意思的,”比尔·盖茨放松地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不认识什么老人。在我们发起微处理器革命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老的,没有一个人。如今看这个行业变得这么老,感觉很奇怪。”盖茨在互联网进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大部分人都

  • 华尔街“魔法师”道—琼斯

    “道—琼斯”到底是一个人,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平均指数?虽然人们时常听到它,然而在我们周围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道—琼斯”究竟是怎么回事。有谁知道,在这100多年里,西方的各家报纸和广播,每天提到的最多的名字是什么呢?那就是“道—琼斯”。道—

  • 肖洛霍夫:“左”“右”逢源的代价

    斯大林的手腕肖洛霍夫获斯大林文学奖的过程是耐人寻味的。1940年是斯大林文学奖设立的第一年。评奖委员会的最高决策人当然是斯大林本人。中央委员、作家协会总书记法捷耶夫领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已经完成把斯大林作为主角的小说《粮食》,得到了斯大林

  • 萨拉波娃:女王归来

    莎拉波娃赢了!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俄罗斯美女莎拉波娃首次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捧起苏珊-朗格郎杯,夺得其职业生涯中首个法网冠军,也实现了女子网坛多年来无人能成就的“全满贯”伟业。从04年温网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开始,这条路,她走

  • 萨科齐:“后总统时代”低调而寂寞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最能让人体验到从高峰到低谷的感觉,那一定不是坐过山车,而是卸任总统。刚刚卸任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就正在经历这种感觉。刻意低调,以退为进也许是想出去散散心,刚刚卸任没几天,萨科齐便与妻子布吕尼以及7个月大的女儿朱莉娅外出度

  • 还能干什么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不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

  • 利比:“基地”的“战士、诗人、学者”

    也许没人还记得,数年前,在利比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的尊敬,即便是那些“史上最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对他满怀敬畏。“基地”二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出现在“基地”发布的不同视频中,有时一身戎装,有时平民打扮。近日,“基地”二

  • 玛莎·盖尔霍恩:女版海明威

    她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的婚姻曾被记者形容为“打火石”与“韧钢”的结合。她是海明威四任妻子中,唯一抛弃海明威的女人。玛莎·盖尔霍恩的传奇,更在于她是上世纪第一位女战地记者和优秀作家。5月28日,在HBO的电视电影《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