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猫头鹰的疑惑

猫头鹰的疑惑

收录日期:2025-11-20 19:48:08  热度:9℃

西边的树林里住着猫头鹰,这类鸟是夜间最为活跃的鸟,它们捕食鼠类及其他小动物。按说,猫头鹰应当是人类的伴侣,应当遭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可是住在树林旁边的那些人却其实不接待猫头鹰做他们的邻人,由于猫头鹰的啼声其实刺耳。出格是到了晚上,你偶然有事外出,颠末那片树林时,冷不防几声怪叫,真能吓得你满身起鸡皮疙瘩,盗汗直冒。因而人们老是千方百计要赶走猫头鹰。

猫头鹰感应十分忧?,它从这个窝挪到阿谁窝,可挪到哪一个处所也仍然不受接待,总听到人们指责和诃斥的声音。猫头鹰想:这里的人其实太尖刻了,我必然要搬得远远的。

猫头鹰这回可是下了大决心了,它全力以赴向东方飞呀飞呀,飞了3天3夜,已精疲力竭,再也飞不动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里歇息。

一只斑鸠看见猫头鹰那副又懊丧又怠倦的模样,很是奇异。斑鸠问猫头鹰说:“你累成这个模样,你要往干甚么呢?”

猫头鹰说:“我想搬到很远很远的东方往住。”

斑鸠不解地看着它,说:“为何呢?”

猫头鹰叹了口吻说:“西边的人太难相处了,他们都厌恶我,说我的声音刺耳,我在西边其实住不下往了,非搬场不成了!此次我下决心搬到远远的东边往,离西边越远越好!”

斑鸠像个蜜斯姐似的笑了笑说:“搬场就解决题目了吗?依我看,不管你搬到哪里往,都是一样的成果。”

猫头鹰不睬解斑鸠的意思,皱起眉头问:“那为何呢?我分开他们还不成吗?”

斑鸠苦口婆心地说:“事理不是明大白白的吗?若是你不克不及改变你那刺耳的声音,你即便搬到最远的东边,也一样不会受东边人的接待。”

看来,猫头鹰那刺耳的声音是没法子改了,所以它难以获得邻人的喜好。题目是它看不到本身的错误谬误与不足,只是一味抱怨情况晦气,是他人的立场不友爱,从而把改变际遇的但愿依靠在换换情况上面,这其实是徒劳无益的。

猜你喜欢

  • 张氏火丁

    我喜欢张火丁。开始因为她的长相、气质、唱腔、气场、孤独感、不合群……到后来,没有原因了,只因为,她是张火丁。开始喜欢程派,的确和她有关——她唱的程派,是倪云林的山水画,清极了,简极了,枯极了,可是,就是让人心动。她的长相冷,人也冷,可是冷中

  • 眼睛只盯住别人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和当时的文学家苏轼是同一时期的人,大苏轼五岁,却晚苏轼六年中进士。两人很有缘分,曾在“皇家图书馆”做过同事。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进行

  • 与父母谈生死

    胡雅君父亲临终前的达观是他给马未都最后一次的言传身教,那年父亲72岁,马未都后来认识到人最怕死的时候应该是五六十岁。太年轻不知死为何物,太老生活质量差,生死之间差别不大。如今快60岁的他正是最畏惧死亡的年龄。身为军人的父亲,解放后又长期在空

  • 蔡京的福利事业

    北宋末年,苏州建了个居养院。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该居养院重建,规模宏大,有房300多间,有官民捐献的田地1660亩,募民耕种,每年可得租米700多石。院旁建有三个粮仓,开凿了三口水井,还有厨房、果蔬园圃。生活在那里的孤寡老头和孤儿,

  • 敢拒绝五位民国总统骚扰的绝色女演员

    在晚清到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伶人的自轻自贱是为了生存。但是在凄风苦雨的现实环境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伶人,以孤傲的性格显示他们的奇狷与自好。他们知道,自贱只会更加任人宰割,更加得不到尊重。于是,他们力图在抵抗现实的凌辱中,以孤傲的心态来保持心

  • 胡雪岩的“以彼克彼”

    胡雪岩是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险阻,但一次次都被胡雪岩的独特智慧给化解掉了。有一年,胡雪岩从浙江跑到福州开设阜康钱庄,因为没有“孝敬”一下当地的商会,结果惹恼了商会会长卢俊辉,这卢俊辉是福州的钱庄大户,他所经营的元昌

  • 功夫在画外

    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不只是马画得十分出色,人物也画得十分精彩,对人物的观察细致入微,画出来的人物画惟妙惟肖,让人拍手叫绝。李公麟曾画了一幅《贤已图》,画的是一群赌徒正在赌博的情况。《贤己图》几经转手,最后为著名诗人黄庭坚收藏。一天,黄庭坚将自

  • 马寅初的长寿之道

    勤动脑利于长寿。马老在大学读书时,就勤于钻研,因学业成绩优异被保送留学美国,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后,就任北京大学教授。他曾先后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经济和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等职。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