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这个玩笑开惨了

这个玩笑开惨了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7:34  热度:8℃

张进大专毕业后,和中专毕业的李献同时应聘到光华电子厂,同住一个单身职工宿舍。不到一年他们就成为铁哥们,出出进进总是成双捉对,形影不离。由于关系亲密,又都比较随和,就常爱互开玩笑,且都没遮没拦没轻没重的。开玩笑似乎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特别的乐趣。

这天上午,张进被厂长找去谈话,原来是要提拔他为中层干部,叫他做好挑起工作重担的准备。这让他好不激动和兴奋,嘿!他到底超越了李献,挣了个大大的面子!自一起进厂以来,李献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每当和李献走在一起他就感到脸上无光,心里嫉妒。幸好李献毕竟文凭低,又不会看领导脸色行事,因而总是提不起来。而他除了有大专文凭,工作又比较努力,还煞费苦心地用了,最其他功夫,终于让一直想混个一官半职的他如愿以偿……午饭后,张进将这个大好消息悄悄告诉了女友,回到宿舍,他又忍不住地要把它“泄密”给李献。但见李献正着急地翻箱倒柜寻找着什么,话出口时便变成了惊讶的询问:“你这是干吗呀李献?”

李献说他爹刚才打来电话,说他娘突发重病住院了,叫他快给家里寄些钱回去。可他那张有5000块钱的活期存折不知放哪儿去了,怎么也找不着,真是急死人呐!

张进一听也不由为之着急了,忙叫李献别急,慢慢找,它不会跑哪儿去的……他一边安慰李献,一边也上前帮李献寻找。

忽地,张进一眼看到李献床底下有件蒙了一层灰尘的东西,好像是存折。他伸手拿过来一看,嘿,还果然是!然而,正当他要高兴地告诉李献时,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此时心情特好的他倏地改变了主意,他想跟李献开个玩笑,让李献再好好地着急一家伙!一是要捉弄一下李献这个一直比他强的技术能手,二是以此警告他李献,以后还粗心大意、稀里马哈不?!

李献正在他的书箱那儿翻着一本本书,看看是不是把存折夹到哪本书里去了。张进忍住笑,装出非常为李献着急的样儿,装模作样地过去帮李献翻看那一本本书,寻找着那已悄然放进了他衣袋里的存折。

不一会,所有的书都翻完了,就是不见那存折。李献又沮丧又绝望,直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

张进见状,心里更是感到好笑,甚至有些幸灾乐祸。但他还是装出很为李献着急的样儿,装模作样地安慰李献说:“别急,再找找吧,它不会跑到哪儿去的,一定就在宿舍里!”“唉,就怪我粗心大意,随便乱放。”李献自怨自艾地说,“我爹他们一定等得快急死了……”张进说了声“是啊”,忽地眉头一皱,便有了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他说:“要不这样吧,我先借点钱给你寄回去,解决你娘住院要钱用的燃眉之急,等你找到存折了,取了钱再还我,怎么样?”李献想了想说:“好哇,那就谢谢你了!”“谢啥?都是哥们!哎,你要多少?”“2000块。”“没问题!”张进立即就从自己箱子里拿出钱来,递给李献。李献感激不尽,说声“太谢谢你了”,就急忙往邮局飞跑而去。

张进望着李献远去的身影,幸灾乐祸地笑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钱借给李献可,李献家里的困难也就解决了,并没有因为他这个玩笑而耽误李献……蓦地,张进心里一个激灵,又有了个主意。他想:我不妨把这个玩笑再开大点,叫李献来个急上加急,让这小子牢牢地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再也不要粗心大意乱放东西了……于是,他揣上李献那个5000块钱的活期存折,迅速跑到工商银行取了出来。嘿!李献这个糊涂虫马大哈,存钱还把密码抄在存折上,存折找不到了也不知道去挂失。就让他好好急个几天后,再把这钱给他……离开工商银行,张进洋洋得意地往回走。也许开这个玩笑让他太开心了,他不想马上就回宿舍,而想在外面溜达溜达,兜兜风儿。


猜你喜欢

  • 黄手绢,红袜套

    他终于走到铁锁前,一墙之隔,那一边便是自由的天地,而这边,却是整整五年的囚禁。在这一刻,他却胆怯地退后一步,妻子真的会来接自己吗?他在女儿仅有一个月大时,入了狱。他没脸见自己的妻子,因为他入狱的理由很不光彩———私造假帐,贪污公款。最糟的是

  • 我亲爱的家人

    我从小就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一年才能见到两三次,而我则是被奶奶带大的。奶奶带着我和我的弟弟一起生活。弟弟是大伯的孩子,她一出生就没有了母亲,他三岁那年,大伯也因车祸去世了,所以奶奶更加格外地疼他。在我的记忆里,奶奶

  • 有一种体贴是伤害

    大部分人是在当爸爸以后学会当儿子的,他却是在父亲过世以后才学会了当儿子。那些年,他忙于事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等在客厅。他摁亮客厅的灯,老父亲站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下一碗牛肉面?”怎么忍心劳烦老父亲为他操

  • 那个愿意和你一起胖的人哪去了

    印度飞饼是两个人。两个曾经是情侣的人。男的肤色比较黑,常被朋友笑话像阿三,所以叫印度。女孩因为和他形影不离,被人叫飞饼。绰号是大刘起的。那个时候印度飞饼文化还没有深入中国民间,曾经在中学时同父母游历过阿三故里的大刘便得意地跟我们描述印度飞饼

  • 我所遇到的最小气的人

    吝啬小姐是我见过最小气的女人。在我还没有记事开始,她的小气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听说她家房子的灯总是村子里最后一个亮的;听说她脚上的布鞋也是村子里穿得最久的;听说她家院子里桃树上结的果子也是村子最后一个吃完的。在我年幼无知的智商里,这些理解起来

  • 你的翅膀停在哪儿了

    我从小喜欢吃鸡翅。我妈说,喜欢吃鸡翅的人是因为想飞。我指着院子里低头啄米的母鸡,笑着回答她,我要是想飞我得吃鹰翅,吃鸡翅顶多能飞过这堵墙。那是数年前,我妈站在厨房里,腰里系着围裙,手里的铲子大力翻炒着锅里的鸡块,五成熟后,加水,加土豆,加料

  • 成长的歌

    我十三岁那年,你大方了一回,用力地对营业员说出那句“要贵的”,让我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在此之前你有很多个外号,几乎都和吝啬有关,你常年不买肉,你没扔过吃的:长毛的菜、发馊的饭、脱骨的鱼……统统装进了你的肚子里。我在你家吃饭,一年四季萝卜白

  •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清明时节雨纷纷”,